暑假就快到啦~
有时间多在家里陪宝宝做游戏吧,
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
下面就来介绍适合在家庭做的10个亲子体育游戏。
亲子活动推荐
1、摘果子
游戏目的:
1.锻炼幼儿的下肢力量和弹跳能力。
2.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游戏准备:
水果图片若干,用曲别针别在细绳上。
游戏玩法:
1.爸爸、妈妈分别抓牢挂有水果图片的绳子的一端,并举到适当的高度,表示果园。2.孩子提着篮子来到果园,用力跳起摘果子,把摘到的果子放进篮子里。游戏重复进行。
2、猫捉老鼠
游戏目的:
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奔跑能力。
游戏准备:
分别画有猫、老鼠和老鼠洞的图片3张,场地上画直径为1米的圆圈3个。
游戏玩法:
1.将3张图片揉成团儿,放在地上,爸爸、妈妈、孩子各抓一个纸团儿分别站在3个圆圈里。2.抓到老鼠洞的人原地不动,并举手高喊老鼠洞,同时,猫迅速跑去抓老鼠,老鼠则立即向老鼠洞的方向跑。看谁反应快、跑得快。游戏重复进行。
3、波浪球
游戏目的:
锻炼幼儿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游戏准备:
皮球1个。
游戏玩法:
1.孩子、爸爸、妈妈面向同一方向站成一竖排,三人前后相距适当的距离,腿同时左右开立,孩子持球当排头。
2.游戏开始,孩子双手将球从胯下传给后面的爸爸,爸爸拿球经头顶向后传给妈妈,妈妈接球后快速跑到前面当排头,游戏继续进行。
4、落叶飞舞
游戏目的:
1.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
2.提高幼儿手眼配合的协调性。
游戏准备:
纸或树叶。
游戏玩法:
1.孩子与爸爸(或妈妈)面对面站立,爸爸手拿一张纸或一片树叶并举到适当的高度。幼儿双手(手心相对)自然伸开,放在胸前,眼睛注视着爸爸手中的纸或树叶。2.游戏开始,爸爸突然松开手,纸或树叶便自然下落,幼儿赶紧用双手拍击下落的纸或树叶,拍中则胜。然后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5、小鱼漏网
游戏目的:
锻炼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变向、躲闪跑的能力,提高身体动作的灵活性。
游戏准备:
方纱巾1条。
游戏玩法:
1.爸爸、妈妈面对面,双手分别扯住纱巾的四个角当鱼网,孩子当小鱼。2.游戏开始,小鱼在规定的场地内自由跑动,鱼网跟着追赶小鱼。当追到小鱼后,立即把小鱼套在网中。游戏重复进行。
6、会跑的背篓
游戏目的:
1、锻炼幼儿双手轮换投掷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2、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
游戏准备:
纸团儿若干,背篓1个,场地上分别画直径为1米和3米的内外两个圆圈。
游戏玩法:
1.爸爸、妈妈、孩子猜拳决定一人背篓。背篓者站在内圆圈里面,投掷者站在外圆圈上。
2.游戏开始,背篓者在内圆圈里面走动躲闪,防止对方把纸团儿投入篓内。两位投掷者设法向篓内投掷纸团儿。三人互换角色游戏,在规定时间内,谁篓里的纸团儿少,谁为胜者。
7、小小保龄球
游戏目的:
1、锻炼幼儿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滚球的准确性。
2、发展幼儿上肢力量,提高手眼配合的能力。
游戏准备:
内装少许水的塑料矿泉水瓶6个,皮球1个。
游戏玩法:
1.在场地上将6个瓶子摆成三角形,爸爸、妈妈、孩子分别站在距瓶子3米或5米的起点线后。2.游戏开始,三人交替持皮球模仿打保龄球的动作,对准瓶子,用力将皮球沿地面抛出。击倒一个瓶子得1分,看谁打得准,得分多。游戏重复进行。
8、小小排球
游戏目的:
1、锻炼幼儿的上肢力量。
2、提高幼儿全身动作的灵活性。
游戏准备:
气球1个,细绳1根。
游戏玩法:
1.气球轻轻抛向空中,爸爸、妈妈、孩子三人轮流用手拍或用头顶气球,尽量不让气球落地。2.爸爸、妈妈分别抓牢一根细绳的一端,举到适当高度当球网。孩子站在距球网3米的线后,用力拍击气球,直到把气球打过球网为止。互换角色,游戏重复进行。
9、小兔拔萝卜
游戏目的:
锻炼幼儿双腿跳跃的能力。提高幼儿投掷的准确性。游戏准备:
啤酒瓶若干,直径20~30厘米的竹圈(或塑料圈)若干,场地上画间距为3米的平行线3条。
游戏玩法:
1.将啤酒瓶均匀地摆放在终点线上,爸爸、妈妈、孩子各拿个竹圈(或塑料圈)站在起点线后。2.游戏开始,三人模仿兔跳的样子从起点线跳到中线后,原地站好,分别向终点线处的瓶子投掷竹圈(或塑料圈),谁套住的瓶子多,就表示哪只小白兔拔的萝卜多。游戏重复进行。
10、过小桥
游戏目的:
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培养幼儿遇到困难时的反应能力。游戏准备:
场地上画两条间距20~30厘米的平行线,当小桥。
游戏玩法:
1.孩子和爸爸(或妈妈)面对面站在平行线(小桥)的两端。2.游戏开始,两人双手侧平举相向而行,当走到小桥中间相遇时,互相扶着对方的身体,侧身同时经过小桥。然后继续沿各自前进的方向走到终点。3.爸爸、妈妈、孩子两人一组重复游戏。
END
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为中国学龄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资讯服务,致力于帮助托育园&幼儿园园长、教师专业化提升,为托育园&幼儿园提供专业服务的第三方服务平台。
*声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及图片来自网络,由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重在分享优秀教育理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