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有什么功效和作用(有什么功效)

橘子网 106

蒲公英,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华花郎尿床草等。分布于中国、欧洲、北美洲、东南亚等地。是我国传统的草药之一。据《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可清热毒、化食毒、消恶肿。《唐本草》、《神农本草经》、《中药大辞典》等历代医学专著均给以高度评价,民间用以治疗疮毒、脑膜炎、流感、肝胆病。蒲公英味苦,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具有养肝明目之效;主治治热毒疮疡、疮毒、疔疮肿毒等疾病;外用可治疖肿、乳痈等多种疾病。蒲公英可入药也可入菜或入药用之;全草均可入药。其性寒而味甘;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毒疮疡等疾病,尤其是湿热引起的热毒疮疽和急性肠胃炎有很好的效果。此外还可用于痈疽疔疮、乳痈、蛇虫咬伤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现代研究表明,蒲公英对多种致病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并可直接作用于皮肤上表现为局部发红和肿胀等现象;对霉菌生长也有抑制作用。"蒲公英"味苦而性寒,归肝经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通淋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湿热所致的黄疸型肝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结膜炎、丹毒等病症;外用治疮疡肿毒及毒蛇咬伤等症;可治急性咽喉炎(咽喉肿痛)、目赤目痛及急性扁桃体炎等病症;与菊花结合治疗肝炎患者均有一定效果。

1.利胆利尿,是蒲公英的主要功效。研究表明,蒲公英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其利胆作用可使胆汁分泌量增加,并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对由胆固醇过多而引起的高血脂有明显的疗效。另有报道说蒲公英利尿成分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的胆固醇水平。有研究发现,蒲公英的利尿剂也有明显改善小鼠尿蛋白量、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减少血清谷丙转氨酶的作用。在服用蒲公英后可使体内对胆汁酸及胆固醇有一定的排空反应。在服用蒲公英后24小时内可使胆汁中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胆汁酸浓度升高;24小时后达到最高值。所以蒲公英是临床上一种安全而有效的利胆药物。2.抗菌祛毒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达9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蒲公英总黄酮还具有一定的祛毒作用。蒲公英总黄酮(TNF-α)的水提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均有一定作用。在体外实验中,加入蒲公英后使大鼠肠道内水分增多,可明显提高肠道通透性;同时,其排出体外时使水分含量降低。此外,研究发现蒲公英中还含有多种生物碱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很强的抗菌祛毒作用。3.消炎作用蒲公英的广谱抗菌作用在急性和慢性病毒性感染中均有报道。在对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的抑制试验中发现。它对多种致病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对多种致病微生物的芽孢均有抑制作用。在对鼠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抗菌活性测定中也发现蒲公英对这几种致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此外还发现蒲公英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一试验结果表明蒲公英对多种致病微生物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方面其广谱抗菌作用突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也有抑制作用;而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一项动物实验表明了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比普通葡萄球菌更强。这可能是由于体内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所致。4.预防口腔溃疡蒲公英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在我国民间有许多治疗口腔溃疡的偏方。临床上主要以饮用蒲公英汁为主。其主要成分是蒲公英、苦荞和维生素C,其中蒲公英汁是治疗口腔溃疡的主要中药成分。蒲公英汁主要用于急性细菌性传染病,如痢疾、痢疾杆菌感染和肠道病毒感染以及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等。中医认为:口腔溃疡多因肝胆火旺津伤所致。临床以湿热内蕴和肝胆湿热证为主要发病因素;也有人认为是肝郁气滞、脾阳虚、脾胃运化失调所致。而喝蒲公英茶水则能缓解口渴症状并消除口臭。一般情况下饮用蒲公英茶水后都能缓解口腔溃疡所引起的不适症状。

注意事项

《本草新编》云:蒲公英能清热解毒。《本草纲目》云:蒲公英可消肿散结,治一切痈肿疮毒……治一切痈肿疼痛。《本草衍义》云:蒲公英善治吐血、衄血。《本草经疏》亦云:蒲公英能除热。蒲公英与菊花、金银花合用时不宜同用,这几种药都属于寒凉性质,故阴虚内热者慎用;蒲公英与甘草、大青叶同用时宜用温补性药如人参、黄芪;与竹叶合用时宜用寒性药物如白术、山药等。服用蒲公英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寒湿内盛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孕妇忌用蒲公英。蒲公英不宜与含有鞣质的食品同食;不宜与其他有机溶剂及刺激性食物同服。禁忌与酒精、葱、姜、蒜、辣椒一起服用;慎用于阴虚火旺型上火症状如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孕妇禁用于妊娠糖尿病。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