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建
七夕节 ,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节日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传说中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却遭到了天条律令的禁止,也遭受到了王母娘娘的惩罚,将牵牛贬下凡间,以牛郎的身份生活在一个农民家中,并和一头老牛(金牛星)、一辆破车糊口度日。在天上的七仙女趁一次凡间一游的机会通过紫色手巾与牛郎终于相遇,牛郎看见七仙女的那一刻,回忆起了前世所有的记忆,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并生下了一儿一女。王母娘娘知道后,勃然大怒,派天兵天将捉拿织女回天庭问罪,牛郎披上去世的老牛拥有法力的牛皮,带着儿女追向七仙女。王母娘娘看见后拨下金簪,往两人中间一划,变成了一道无法越过的沟壑。牛郎和七仙女,隔着这道沟壑泪眼婆娑,无尽的深情在倾诉,并向王母娘娘哭诉和求情。王母娘娘和各天神被他们的真爱和深情所感动,不忍再分割如此深爱对方的两人,但有碍于天条律令的禁止,便派喜鹊组成鹊桥,让两个相爱的人和他们的孩子在每年七月初七踏上鹊桥相会。这就是富有传奇和神话色彩的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
在古代,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日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儿节的称谓。这天女性会欢天喜地竞技娱乐 ,男子也凑个热闹在一旁欣赏。
七夕风俗中流传时间最久、流传范围最广的当属乞巧。古人对一年一度的乞巧习俗十分重视。在七夕夜晚,年轻的姑娘、妇女们要摆上事先准备好的时令水果,对着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们还要举行各种乞巧仪式,虔诚地乞求织女神赋予她们聪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够得到美满爱情的姻缘巧配。
由七夕的传说,我们很容易想到七这个数字,七确实是一个不寻常的数字。
首先,人从出生到逝世,都离不开七。 据说,女娲娘娘创造苍生时,在第七日造出人来,初七为人日, 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羊、四日猪、五日马、六日牛、七日人。七于是成为时间循环往返的周期,女娲娘娘七月七日, 便是人生人,象征生命的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此外,七与女子息息相关。《黄帝内经》中将七定义成是女子的生命之数:女子七岁齿更发张,二七发育有了月事,三七四七都是身强体健之时,五七身体渐渐衰弱,六七开始生白发,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终止。
从人的身体来看,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七窍(目、鼻、口、耳)。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五脏有病,往往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庄子·应帝王》:人皆有七窍,以食、听、视、息。
人体有七脏,即心、肝、脾、肺、肾、胰、脑。它们都是具有特殊组织组成的,结构和功能也各不相同,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其他器官是无法替代它的作用。
人体除了脏、腑、奇恒之府、七窍之外,还有筋、皮、血液、津液、肌肉、神经、毛发等七体。它们分别对人体起着牵引和拉力、排汗散热,防御病菌入侵、输送养料、氧气、废物、输送,滋润、营养机体、使人体产生运动、传递信息、看出人体的状况等功能。
人体还有七个能量中心,分别为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腹轮、脐轮、海底轮。
人体消化系统有七冲门,即:飞门、户门、吸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难经·四十四难》: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为阑门,下极为魄门。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七大营养素是指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纤维素。这些营养分布于各种食物之中,只要能均衡饮食,就可以获得。
有营养必然也有毒素,人体内有七种毒素,即:气毒、汗毒、宿便、尿毒、脂毒、血毒和氮毒。
人是感情动物,除了必须有的营养外,人还有七情六欲,七情最早见于《礼记·礼运》中,原文记载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在《三字经》中也有记载: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写道,如果外感风寒,即使不治疗,只要不发生合并症或并发症,一般7天就可以自行痊愈,如果7天不好,病程就会延至7的倍数,14天或21天,这种规律被称为七日节律。
更为神奇的是,动物和人的怀孕周期都是7的倍数。
鸡孵蛋:7X3=21天
猫怀孕:7X9=63天
兔子怀孕:7X4=28天
老虎怀孕:7X15=105天
人类怀孕:7X40=280天。
在历法中,一个星期为七天,天上有北斗七星,它像一把勺子,随着一年四季的变换,勺子把的位置不同。《鹖冠子》记载: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与7相关的常见自然现象还有彩虹,如果将一柄三棱镜放在阳光下,或者从雨后的彩虹中会发现7种不同的颜色,分别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
据科学研究,人的最佳睡眠时长为7小时;酸碱值为7的时候是中性,大于7为碱性,小于7则为酸性 。
还有人去世后都要做七,意思就是在人去世后,每逢七日就要进行一次独特的仪式,传说先人进入地府后7日可达望乡台,这是先人最后一次回望亲人故乡的机会,之后每7日会有一次转世投胎的机会,家人需要通过法事来助先人一臂之力,一共7次方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又很忌讳数字七:给人送礼时忌讳七件或七样,饭桌上的菜决不能是七盘,在挑选良辰吉日时除开七、十七或二十七。在某些地区,农历的七月初七为凶日,忌婚假,有七月初七,迎新嫁女避节之说。逢七不归的俗话,指的则是封建社会对妇女有七出的戒条,犯了七条就要被休回娘家。
由此可见,古时候的人们为7这个数字赋予了很多的传说与含义,那么古人为什么会对这个数字如此关照呢?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他们发现了自然界中关于7的神秘规律。
另外,在文学艺术方面,古人也创造了许多关于七的名词,如音乐有七音: 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商;诗歌有七言、七绝、七律诗;人有七窍。佛塔有七层、天上七仙女、世间有七珍(金、银、琉璃、碎磲、玛瑙、琥珀、珊瑚)、 还有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七步成诗等文人美谈,文学作品总亦出现七剑下天山、江南七怪、全真七子……
关于七的成语,更是不胜枚举:七病八痛、七情六欲、七事八事、七手八脚、七十二行、七折八扣、七拼八凑、七颠八倒、七青八黄、七行俱下、七擒七纵、七次量衣一次裁、七日来复、七死八活、七长八短、七步之才、七扭八歪、七上八下、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七推八阻、七高八低、七棱八瓣、七窍生烟、七零八落、七嘴八舌、三魂七魄、七拱八翘、七病八倒、七步八叉、七步成诗、七穿八烂、七疮八孔、七搭八扯、七大八小、七担八挪、七断八续、七返还丹、七横八竖、七口八嘴、七老八十、七窍玲珑、 七窝八代、七相五公、 七纵七禽、 七脚八手、七尺之躯等等等等。
在周易的六十四卦中,每个卦象由六个爻组成,每一爻,都是整个卦特定的时空发展阶段。例如,初爻为始一三四爻为中,上爻为终。当六步阶段性时空行程完成后,整个卦的气数便走尽,再走下去第十步,即开始新一周期或卦象的行程,故《复》卦辞曰:七日来复。
在《奇门遁甲》中,七所在的宫为兑宫,属惊门,五行属金,季节为秋季,颜色为白色,方位为西方,所在的星为天柱星,八神为太阴;气象代表雷电,口才方面能言善辨,言辞激励,物象方面属于金属刀剑之类,该宫主口舌是非、惊恐刺激、法庭论辨、赌博游戏等。人们通过这个数字能推测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物。
从易学的干支学体系而言,同样以七为变化之数。在干支学中:天干十个,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一二个,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组合共成六十对,故称六十甲子。
天干中,从甲到庚正好十位,庚冲克甲,故庚又有变更之义,在风水书籍《奇门遁甲》中,甲与庚是一对主要矛盾;地支中,从子到午,也是七位,子午对冲,水火不容,子是冬至的阴极之处,午是夏至的阳极之处。
在干支体系中,无论是天干还是地支,逢七位必冲,冲则生变,其事态的运行轨迹向相反方向转换。
据此原理,便不难理解夫妻关系中为什么有一年之痒的现象。不只婚姻关系,人的事业、健康,社会经济、文化趋势等,都有逢七生变的现象。这个七,可以是七年,也可以是七月,或七天,七小时,根据事物周期的长短而不一而论。
细看下中国历史,基本700年一个轮回变化。汉朝建立于公元前200多年,唐朝建立于公元600多年,明朝建立于公元1300多年,两两相差约700年,明朝后700年,正好是公元2000年左右,也就是说21世纪必然是中国影响世界的世纪。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逢七的年份和月份上,也发生了一些重大的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
1947年,外蒙古军队来势汹汹,势要侵占中蒙边界北塔山要塞。
1966年10月27日 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1977年8月12日-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
综观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七字的含义既有吉祥和吉利意思、也有变化、冲突之意,无论贵还是贱,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数字毕竟只是一个为了方便生活的代号,我们要从科学的生活观出发,数字背后的物质实体才是更加值得我们重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