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优缺点(课程学科知识间接)

橘子网 227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几乎处于对立两端的课程形态,从概念来看它们分别是各个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和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经验得到丰富和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根本冲突在于立场的不同:学科课程是站在知识的立场上,通过对知识的不断学习而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而活动课程的立场则是在于儿童的发展,着眼于当下注重儿童本身在当下的发展。这根本的冲突导致了无论从什么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二者的对立姿态都较为明显。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在教育中都有被运用,但年龄阶段不同,所运用的课程类型不同。在当今教育中活动课程多用于学龄前阶段,学科课程则被运用在学龄阶段及以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活动课程会更适应儿童的发展,会更容易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我国在学龄阶段及以上的课程类型多运用学科课程分科学习,且因中考、高考应试教育制度,活动课程在初高中阶段进行实施时经常会被老师和同学抱怨,这让活动课程的优势无法在学校中展现出来。而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大多数学生是迫于升学的压力去学习知识,极少部分是因为对知识的渴求而去学习知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都是由外部诱因引起的,而相对于那少部分由内部诱因引起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动机较弱,这会影响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说这会影响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学习的信念和坚持性等学习因素,且一旦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多次失败出现习得性无助感,则也会出现对学习厌恶的情绪,厌恶某个科目甚至是厌恶学习、厌恶学校。但在学习中过分注重活动课程虽然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生活本身出发能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但是学生不能系统地去掌握各学科的知识,在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时他们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将无法提供能让他们向更高领域进发的能力。所以在学校制定培养目标、确定学习课程时应因地制宜的确定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配比和协调关系,准确地定位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对立可以从很多层面进行分析。从各方面来分析:学科课程的目的是给学生未来发展更多的选择性,学习过程中强调理论和间接经验的获得,在学习中更在意学习的结果而非过程;活动课程则是注重培养学生当下的能力,强调实践和直接经验的获得,更在意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最根本的对立在于两种课程的中心,学科课程注重知识,而活动课程则更注重儿童,二者所站立场是对立的,所以无论从哪一层面进行分析二者所持观点都是冲突的,但它们并不都是完美的,它们都各具特色,也各有各的缺陷,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失之偏颇的去肯定或是否定其中一种,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将二者进行整合,各取所长地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过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