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祥著《偶感》704:《狼和小羊》读后感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小时候学过的一些寓言故事,这些故事中的道理和哲理,在后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会再现。当重新回味这些故事时,常常会有新的感受。比如《伊索寓言》中狼和小羊的故事就是如此。我小时候读这个故事时,觉得狼不讲道理,今天重读狼和小羊的故事别有一番风味。感慨有三:
一、恃强欺弱,无需理由
站在狼的角度来看,狼吃小羊不管理由是否站得住脚,小羊都要被吃掉。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因为存在能力、资源、权力和地位等不一样,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表现为强者和弱者。强者决定资源的分配和规则的制定,处于优势的地位;弱者处于劣势的地位。强者因此对弱者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常常表现为公开批评、恐吓、威胁、漠视、欺负和嘲笑等行为,以及随意改变规则和不按规则办事。比如,有些人一旦当上领导,特别喜欢表态、发表见解和改变规则。他们的语言特征是我认为、我想、我决定等。经常有下属对这种领导的行为不理解、有看法、提出质疑,问领导为什么、凭什么?其实,他们哪里知道,领导的为什么,就是因为我高兴、我愿意;领导的凭什么就是因为我有权。他们大权在握,心血来潮都可以进行决策,恃强欺弱不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要提供理由。
二、绝对劣势,说理无益
站在小羊的角度来看,不管小羊多么巧舌如簧,说出多么充足的理由,都逃不掉被吃掉的命运。处于劣势的人,人微言轻,在单位很难有参与权、知情权、话语权和决策权。如果再遇到霸道或者强势的领导,下属不仅会被领导视如草芥,而且下属的所有意见军不会引起领导的重视,下属哪怕有一万个理由,都不会改变领导的决策行为。某单位有个领导,干了一件错事,被下属当面指出了错误。他不仅不能主动承认错误,还输出很多谎话来为自己的错误的行为辩护,然后再编出新的谎话来圆自己先前的谎话。领导的形象立即在下属面前大打折扣。有人善意提醒领导,群众对领导的决策有不同意见。希望领导多听听群众意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领导全然不顾,我行我素。下属遇见这样的领导,只会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觉得领导不是说理的人,做这样领导的下属,不会有说理的机会,说理也没有意义。
三、避免伤害,避为上策
小羊不被吃掉的最好的办法,是远离狼,逃得远远的。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如果明知对方强大而自己处于绝对的劣势状态,还知道对方就是不讲理的人,选择对抗就是选择思路,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和对方进行正面冲突,不构成对抗的状态。在社会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像狼一样不讲道理的恶人。他们为了自己的名利,依靠手中的权力和资源,颠倒黑白、欺压百姓,恣意占有他人成果、损坏他人利益。群众害怕打击报复、敢怒不敢言,寄希望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未报时间未到的期待,是可以理解的。没有力量打败对方时,斗争是没有意义的,最好的办法是积蓄力量。
狼和小羊的故事,尽管反映的是动物界的弱肉强食现象,而其寓意深远、有教育意义。
附件:《狼和小羊》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
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 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后里说我的坏话!
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
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