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导读。
三千年是一个大约的数字。据史书记载,黄帝纪元元年为公元前2697年。《史记》所述的历史时期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4年),约有两千七百年。虽然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相对于数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和数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到夏商周青铜器时代,再到战国时期的铁器时代,历史进程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五帝本纪》记载了上古时期六百多年的发展。战争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黄帝部落通过战胜强敌,统合了黄河中下游的部落、各氏族文化和技术的融合,加快了社会的发展。经过帝颛帝、夏卜、帝尧、帝舜等接力发展,氏族社会进入了文明社会。
《夏本纪》记载了夏朝近五百年的历史。黄河多年洪水泛滥,舜帝派禹治水历经十三年成功,禹之子启凭借氏族的强大和父亲的影响力,终结了禅让制,创立了世袭的夏王朝。但夏朝不断受到其他部族的挑战,多次迁徙国都,最终被综合实力更强的商汤灭亡。
《殷本纪》记载了殷商王朝近六百年的发展。商王朝注重国家治理,以发达的文明领导着各部族。到了最后一位君王纣,他是一位自负贪婪残暴的帝王,导致多位贤臣良将被杀或囚禁,众叛亲离,被励精图治的周武王灭亡。
《周本纪》记载了周王朝八百多年的历史。通过吸收夏商王朝的文明成果,周王朝创立了宗法制,通过分封亲近大臣和宗族子弟建立诸侯国,以此来加强全国的统治。但几代之后,血亲关系疏远、忠诚减弱、僵化的分封制又把中央直辖地不断切割缩小,导致中央实力被持续减弱,存续273年的西周王朝被外族犬戎所灭。
周王朝的中央机关东迁洛阳,开始了549年的东周时代,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东周时期的中央机构只有六百里的直属地,已无管理各诸侯国的实力,成为了僵而不死的政治工具。春秋时期是大国吞并小国的时代,各区都有称霸一时的诸侯国,他们互相牵制,二百多年的礼崩乐坏,战乱不断。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治国良策,教育普及,民智觉醒。
战国初期经过约250年的兼并,七个诸侯国称雄华夏,为了强大国家各诸侯国改革大型接连上演,角逐权利不再是贵族专有游戏、各路精英合纵连横,最终位于西北的秦国统一了天下。秦王朝创立了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可能是走得太快了,配套的文教没有跟上,民众的安定意识没有建立,对秦王朝没有忠诚度。
秦王朝建立15年,传承了两代而亡。装满贵族思维的项羽期待延续分封建国,安享自己的属地,但被众多有识之士抛弃。刘邦的军队仅用了短短四年时间便消灭了秦朝,而他所领导的刘邦集团却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全国。在这个过程中,刘邦不断推行适时变通的治国策略,推动了时代的进步。汉王朝的建立历时近百年,但它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它成功地消灭了所有的强敌。
《史记》记载了一个完整的文明发展过程,揭示了人性为私欲而争斗,但文明为公平而建立。不同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流行,而只有符合文明规范的行为文化才会获得发展的机会。如果个人过于追求自我满足,而违背了文明的约束,就会失去自我。通过阅读历史,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生存文化的取舍,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