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是哪个公司的(滴滴现在还能干嘛)

橘子网 129

很早想写这个话题,看到滴滴造车的新闻,还是想理一理这个观点。从业务属性到烧钱融资,我的结论是:滴滴都不算一家互联网公司。

滴滴的打车业务,正在面临双重分流压力。滴滴的快车,甚至整个打车业务,就是美团的外卖板块。共同特点是:行业规模很大,但是雪很薄。如何理解呢?

回到2013——2015年,滴滴先后合并了快的、Uber中国,在当时消灭了同一个量级的对手。用户端,滴滴也完成了亿级MAU的突破。但是2016年以后,竞争格局上,滴滴面临的现实是越来越激烈。原来是消灭了大巨头,今天出现了一堆小蚂蚁。最典型的就是地图打车的聚合。都是你没听过的出行平台:

(高德地图的打车)

甚至,滴滴自己都接入了高德地图。

而在完成了用户抢占后,今天的滴滴,面临的不仅是用户流失,还有ARPU的分流。可以说是双重分流。对于高德地图这种,打车不是人家主营业务。可以猛烈攻击滴滴,在打车聚合上,滴滴碰到高德这种,完全处于守势。而高德并不吃亏。一个用户可以放弃滴滴,不可能因为打不到车,卸载高德?

如果一个用户一年在滴滴上消费8000元,现在被高德抢了2000元。那么,滴滴的ARPU平均下降了2000。而对应到营收上,快车会造车巨大的影响。如果一家公司,ARPU掉了20%,用户不增长的情况下,营收立马同步掉。

只有规模效应,没有网络效应。以前,我以为外卖是只有规模、没有网络效应的品类。看了滴滴后,打车才是真正的只有规模、没有网络效应的品类。怎么说呢?

我们先看美团的外卖,现在美团的一单外卖,单均48元,履约费用7.5元左右,占比为15%。而美团IPO前,美团的履约成本在20%左右。随着美团外卖订单量的增加,纯人工送餐,通过算法的优化,都可以降低履约成本。并且,美团外卖已经不亏钱了。单个季度还能贡献几个亿的利润。

再看京东,IPO之前,京东的履约成本大约10%左右,现在京东的履约成本在5.6%左右。也就是说:100块钱的商品,京东从仓库到送到用户手里,只要5.6元。我们看到的人工成本上涨、快递员工资上涨,京东的履约成本,竟然还持续下降了。

而滴滴呢?从司机端,司机规模和车辆的增加,并没有导致每单的成本下降,原来3000万人打车,现在3亿人打车,必须同时配满足3亿人的司机。这个模型,并不能降低每个人的打车成本(甚至不如美团外卖)。所以,全国无论哪个城市,滴滴打车的单价,90%以上都高于2013、2015、2020年。

所以,我们看到从烧钱效率上,京东从成立到现在,包括IPO,融资还不到100亿美金,做成了1300亿美金的公司。为股东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不管是一级市场的今日资本、高瓴,还是二级市场的散户、对冲基金,基本都在京东上赚钱了。而滴滴成立到现在,融资了200亿美金左右,今天滴滴的估值还不到800亿美金。融资——市值,对比一目了然。

扩张品类,和主营业务不匹配。我们还是对比美团。美团的发展逻辑和业务非常清晰,就是:通过吃来获客和获取流量,在相关类目上变现。比如酒旅和到店、到综。事实上,财务也是这样:到店和酒旅是美团真正的现金奶牛。

而滴滴呢?上的类目是搬家/拉货、买菜的优选。这非常的不match。比如搬家,我用滴滴打车,我就一定要用滴滴搬家吗?滴滴上了搬家,滴滴的用户一定就知道吗?对比美团,美团的用户,基本都知道美团能订酒店。或者说:用美团,干啥都省钱。而滴滴的这些业务,根本无法用一句Slogan来表述。比如:所有出行都用滴滴,听起来就非常别扭。

综述,滴滴在快车和打车,在碰到了现实的增长瓶颈后,延展到相关类目是一种必然,但是今天的滴滴,看起来异常地匆忙和急迫。尤其是橙心优选,很多的牌,并没有深度思考,就随便的打。也许是增长的压力,抑或是估值的烦恼。

作为融资最多的TMD小巨头,今天的滴滴,是三家中估值最低的。毕竟,美团2万亿港币、字节4000亿美元,滴滴不到800亿美元。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