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尺二是多少厘米(二尺二和二尺三差多少厘米)

橘子网 171

崔東壁先生故里訪問記

洪煨蓮 顧頡剛

(接前)

午後,我們先到區公所之東南數十步縣立第三完全小學校。其地據殘碑,為洹陽書院舊址。現時學生有二百餘人,住宿者半。我們見校長苗長華先生,及教員邢中道先生。邢先生已老,對於崔述的掌故頗熟。參觀學校畢,我們踰土城墻出城,看禮賢臺。禮賢臺在魏縣城之東南約半里許,其地為一小土阜,上有一塔。塔磚製上刻有八卦,中祠奎星。(揷圖六)

揷圖六 魏縣之禮賢臺

按《大名縣志》,魏縣舊有臺,相傳為魏文侯所築以禮賢士,湮沒不知其處。嘉靖間知縣陸柬築臺東隄上,以存其名。所謂東隄者,即弘治四年,鮑錡所築之環城隄,而正德六年(志卷十七頁五上誤刻二年)高夔所就以爲外城者也。陸柬於嘉靖三十二年任魏縣知縣,蒞魏二年而去,是建臺時當在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中。然明郭思極《魏臺奎光塔記》曰:吾邑古有魏臺,父老相傳以爲其地卽向者段干木所廬而文侯所式焉者也。迨歲久遠,臺榭遂以蕪沒不存,僅僅遺一土址耳。是陸柬築臺之後數十年又毁,萬曆十九年知縣梅守相乃修之。臺之後為堂,堂之後建塔,塔之稍次而東西,各為小室。今塔前有一碑,已傾側欲倒,字殘不可讀,細審之,知爲萬曆二十年《魏侯梅公重建魏臺碑》,殆即記其事者。又有一碑,已倒,只見其一面,字亦殘,僅得本府易震吉捐銀二百兩及本縣王廷諫,訓導張國賢各字。按《大名府志》,易於崇禎中任大名知府。按《縣志》,王於七年至十三年任魏縣知縣,張於十二年任訓導。是萬曆十二年時,又曾修理一次。至康熙二十餘年間,知縣金協廣又重修一次,有記文載縣志中。此後至乾隆初年,東壁幼時,常游覽其上。《禮賢臺新居記》中說:敞亭三楹,矗塔數丈,左右房序庖湢之處悉具。可見還甚繁盛。然又說:乾隆丁丑(二十二年),城沒於漳,官舍民廬,椽薪壁礫而臺亦就荒。又八年,予始卜居來此,亭榭軒檻已無復有存者,惟孤塔巋然插雲,及柏下斷碑數片而已。則荒廢在乾隆丁丑後也。

當時東壁纔二十六歲,正講究制藝詞章,還未改入考據一途。又少年自負之氣頗盛,儼以段干木自擬,故記中說後之人之居此者,且未必知爲段干君之臺,況能知余之棲息於是乎。《考信附錄》中《送秦學溥詩》亦說文侯昔館段干木,遣址今在東南隅。誅茅作室俾我宅,伯夷所築聊可娛。其實魏文侯與段干木之故事見《呂氏春秋》《淮南子》《史記》《新序》《高士傳》各書,全未說到文侯曾為干木築臺。築臺一事,自是後世附會之說。況臺又爲陸柬所建,姑置隄上以存其名者。東壁《知非集》後《桂窗樂府選》有《金縷曲》一闋中說:齊東野語從來巧。漫譏評,《離騷》屈子,《南華》莊老。太史文章千古重,舛謬依然不少。還未算全無分曉。最是而今談古蹟,試推求,人地皆荒渺。堪一笑,問囊棗。以此相律,東壁之信禮賢臺爲段干木舊址,得無亦將供一笑之資乎?東壁當時住這土阜上的地所,現時已不可詳。乾隆五十五年之《大名縣志》卷七有舊魏縣圖,圖中有禮賢臺在長隄上,塔之左右有房子幾所,不過上面寫着漳河丞署駐防等名,是當時東壁雖已移家住西山乞伏村,而臺旁尚有屋宇,現時則一塔以外更無所有了。我們站在土阜上四望都是田地,一點水也沒有。(揷圖七)想到東壁記中湖水迴環,周十餘里,城處其中,若島嶼然,成孺人《魏臺晚眺》詩中雙櫂何處來,漁歌斷復續各語,眞有滄海桑田之感。現時的漳水,已改道到魏縣之南五十里了。

揷圖七 禮賢臺畔

看完了禮賢臺,去看崔氏墓。墓在禮賢臺之西,魏城之南。北頭有神道碑一,曰淸大儒羅源縣知縣崔東壁先生神道,額曰表揚先嘉佑啓後人。碑爲民國九年四月縣長張昭芹所立者,文如下:

捐贖崔東壁先生墓田記

大名崔東壁先生以學行彪炳於世,昭芹嘗讀其遺書,心嚮往之。迨奉檄蒞茲土,過禮賢臺,訪先生故廬,則蔓草荒煙,遺跡無有存者。惟魏縣舊治南門外,邱壟故在,然荆棘叢穢,馬鬣不封。問先生之裔,則嫡派中絕已久,族親式微,墓田亦轉質於他姓。明德不昌,良可慨已。然則興舉廢墜,固守土責也。爰捐俸洋一百七元,從邑人劉振淸贖回所質墓田,歲徵其租,繳送縣立第三高等小學校收存,爲修理祭掃之費。學校距墓數十武而近,經理其事旣甚便,每當春秋佳節,校長躬率諸生敬謹致祭,楮錢麥飯,憑弔松愀,莘莘學子知必有景仰前徽,礪節懋修於不能自已者,則昭芹之願也。墓田在魏縣舊城外東南,東至韓國賓界長五十二步二尺,西至郭書田界長八十三步,南至崔之桂界闊三十一步三尺,北至陳金正界闊三十三步二尺,中闊二十九步二尺,共計小地八畝七分三厘零四絲八忽。校長王君登明囑泐石以垂久遠,因記其梗槪如此。至租戶仍爲劉振淸,贖回文約及現訂執照均存縣署。後之君子有能崇其堂斧而增其祭田者乎?先生在天之靈實式憑之。

大名縣知事樂昌張昭芹記。試用巡檢邑後學李貴三書。

崔氏墓图

注:鄉賢祠在文廟內。崔宅舊址,係根據邢中道先生所說。

由北入墓道後有二小冢,其一有小碑,書曰妾周氏之墓,這是侍妾麗娥了,《無聞集》中有她的傳。又其一無碑,疑是東壁的次妾,卽陳履和到彰德時所見者,不知然否。往南更進數步,爲主穴,崔元森墓。碑題:

皇淸勅贈 文林郞羅源縣知縣眞儒闇齋崔先生孺人李氏之墓。

嘉慶九年十一月大名縣分防縣丞余元泰敬題。

碑陰書:

公諱元森,字燦若,號闇齋,行一,歲貢生,隱居不仕。生於康熙四十八年五月初八日,卒於乾隆三十六年二月十五日,□□〔當是孺人〕生於康熙四十五年二月初九日,卒於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初九日。男述,乾隆庚辰副榜,壬午舉人,福建羅源縣知縣;邁,乾隆壬午舉人,揀選知縣。孫應龍(改名騰較),夢熊。稍東南為東壁墓,墓碑中書:

大名老儒崔東壁先生曁德配成孺人墓。

兩旁書:

先生諱述,字武承,乾隆壬午科舉人,福建羅原縣知縣。著書八十八卷,今先刻《考信錄》三十六卷行世,餘書次第授梓。孺人諱靜蘭,字紉秋,著有《繡餘诗》一卷、《爨馀诗》一卷,擬附刻於先生詩文集之後。嘉慶二十四年歲次己卯十一月吉日,滇南受業門人陳履和頓首拜題。姪伯龍立石。

揷圖八 崔東壁先生墓碑

這一塊碑,我們以爲很重要:(1)可見陳履和不僅爲東壁刻書,作《行略》,而且爲他題墓碑。(2)成孺人字紉秋,我們在前並不知道,這是一個新發見。(3)當我們讀《二馀集》的時候,我們以其中只有《繡餘吟》附《爨馀吟》,除序一首外並無文,而東壁之自訂目錄有《細君詩文稿》一卷;陳履和之《東壁先生行略》謂成孺人有《爨餘詩文》二卷,因疑她的集裏應有她的文。現在照這墓碑看來,也許我們所見的《二餘集》已是足本,不過其中短了東壁爲成儒人所作的一篇傳而已。(4)從前我們以爲東壁弟邁之子龍官改名應龍又名伯龍的乃是過繼與東壁者;今墓碑上伯龍自稱姪,我們乃理會東壁雖命伯龍以一人承祧兩房,實未嘗過繼。東壁曾作《承嗣條例》,可惜其文已不可見矣。此外,在墓田上還有兩墓,均有碑可考。崔邁墓在闇齋墓之西南,有碑曰皇淸壬午舉人揀選知縣崔邁德皋之墓。在東壁墓之東南者,爲夢熊之墓。夢熊爲邁次子,據《行略》,十五歲而殤,殤於何年不可考。《二馀集》中《雨中有感》一首,下注云:時久客於外,夢熊新亡。似在東壁五十歲後。就夢熊墓之位置而論,似曾過繼與東壁爲子。崔邁墓之東南有一墓,無碑,疑是伯龍之墓。其西南又有三墓均無碑,不知屬何人也。(揷圖九)林悅明君在墓田上,照了幾張相片。我們又取出白紙及黑蠟,就各碑上搨下碑文。惟以風大,紙在碑上站不住,所以搨得不好。(揷圖十)

揷圖九 崔東壁一家之墓

揷圖十 摹拓碑文

搨碑畢,別了苗、邢二先生,由李先生和郭區長帶了兩名衛兵同我們上車,往雙井村。因沿途壞車,到時已近下午五時,我們見崔衍隨先生(號從龍,年五十五歲)及其從弟衍恆先生(號月波,年二十五)。衍隨先生係秀才,現在村中設塾,有小學生約三十人。他曾在開封購得《考信錄》讀之,故能道東壁事。我們問他有無家譜,他說在小淸化崔鴻藻先生處。

(以上为第二部分,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