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回家过年?
《归去来辞》有言,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春节将至,远方的故乡,在召唤游子回家,提醒他们是时候放下工作,放下在外的生活。
回家过年有什么意义?票又难抢,车不好挤,路太颠簸。
但我们从来纠结这个问题,因为过年回家本身就是意义,春运再难再远也要回家。
回家团圆,是一种信仰
对国人来说,春运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人类大迁徙活动,酝酿了整整一年,只为春节那几天团聚。
虽然,最省事的过年方式,便是留在外地过年,但很少人会因为路途不便,而省去所有舟车劳顿。
每逢佳节倍思亲,没有团圆,只图方便的年,增添的都是乡愁和遗憾。
最近,有一段视频在网上火了:
四位农民工凑了28块钱,在候车厅地板上盘着腿吃散伙饭;并把一个炸鸡腿分成四份,一人一份。
即使工钱还没结,平时起早摸黑没挣多少钱,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踏入了回家的路途。
他们简单的想法,说出来无数人的心声:不图钱挣多少,只图平平安安回到家。
这便是国人独有的信仰,不忍心让家人的等待变成失落,对过年失去期待。
毕竟,没有家人之间的围炉夜话,也没有亲朋好友的唏嘘感慨,日后想起的只有叹息。
过年成了一个伤疤,不愿提及,只剩强颜欢笑。
因此,不管平日里过得怎样,都要把喜悦带上路,几经周折,到家时汇聚成欢声笑语,各自照亮。
团聚的动力淡化了辛苦,回家一趟,新的一年才有新的干劲。
点击此处,看不为人知的精彩,你懂的!
有仪式感,才有年味
有人说,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
对我们来说,春节就是一个盛大的仪式,所有人都会配合演出。
不然,春节在哪不是过,何必一路奔波,一路折磨。
去年春节,社交媒体发起的晒全家福活动,引发了63.2亿次阅读。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参与,只因崇尚仪式,希望留住团圆时的喜庆。
人的情绪,都是相互传染的,当你对过年失去兴致,家人的欢乐里都夹带着落寞。
你若随便应付,凑合着过,亲人之人也同样提不起劲。
俗话说,过年过年,过的是人气。
平日里见不着面的亲人、老友,纷纷齐聚,相互拜访,年味才会浓郁起来。
经常抱怨年味变淡的人,一定忘了经营一场场关系,见与不见随便,更不再把酒言欢、掏心掏肺,而是随意应付。
能够排除万难回家的人,必然乐于维持过年的仪式感;留下许多珍贵回忆,年才不算白过。
父母的期盼,最不能辜负
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对无数游子来说,春节是珍贵的尽孝机会,一旦错过要再等一年。
对故乡的父母来说,一整年的翘首以盼,全寄托在春节上。
试想一下,当父母满怀期许,却只等到一句今年实在太忙,我不回家过年了,击溃的是他们最后的思念。
那时,过年不再值得庆贺,反而成了他们的负担:万家灯火,游子不归,才是一年中最冷清的时刻。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的年岁,最容易在忙碌中遗忘,直到恍然发觉,才会发现他们老去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我们能陪伴的时间,比想象中有限。
只有回家过年,你才会恍然发现父母的变化:
父母的背,比去年又佝偻了一些;
原本黑白相间的头发,今年近乎全白;
父母的手脚,已经不如想象中利索,穿针引线时,开始需要孩子帮忙......
我们无法遏制父母的衰老,但可以陪伴父母一点点变老,共同抵抗岁月的侵蚀。
回家的路虽然波折,好在父母的期盼很满,足以消解颠簸中的不舒服。
与父母共享热气腾腾年夜饭,共叙难忘的往事,给家里增添喜庆的氛围,减少父母的忧思,是父母所能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易中天说,回家的路很长,一年只有一次;回家的路很短,只要心心念念。
不怕路途遥远,道路曲折,只要对家人心生眷念,天涯也是咫尺。
过年回家,回应家人的殷切期盼,背井离乡才富有意义,一切付出才值得回味。
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回家,是一种爱的期盼。
新年总是寄托了我们太多感情和期盼。
家,一个极具魔力的词,
吸引着中国人每年春节长途跋涉。
01
每到快要过年的时候,经常被人问:过年去哪儿?
可最近很多人问的是:会不会回老家过年?也许有人说不会,因为老家破破烂烂的又没有网,要怎么活……
但是只要踏上家乡那块土地,那种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时,一切疲惫都不在话下了。因此无论关山阻隔、风雪交加,所有人都一路上跌跌撞撞地朝家中奔去。
为什么过年一定回家?
故乡的家,故乡的云,故乡的水,故乡的人,让人很陶醉,有温度,那么和蔼可亲,充满回忆,让我们充满不一样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常年在外工作,就算现在通信非常发达,但是也不能解我们对于家人的相思之苦,因此,大家都会在过年的时候赶回家跟家人团圆,互道一年的收获。
前几天,同事与黄牛斗智斗勇,拼手速拼网速,终于抢到了回家的火车票。大家都笑着调侃他,30多个小时的车程,有那么开心吗!
他告诉我们,车程确实很久,却不会感到煎熬。每次从登上火车那一刻起,便觉得自己穿越了时间、空间,城市的建筑林立,街道的车水马龙,工作上的无形压力......这些阀门都在脑海里自动关闭,有的只是甜蜜、焦急的期待,还有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年夜饭的幸福画面。
02
回家过年意味着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出发。
就算世界再大,总有那么一个地方,容你栖息片刻,给予你心灵的慰藉及重新出发的勇气。
回家过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更像一次系统重启,回到初始的地方,找寻最初始的动力。新的一年,又可以继续满血复活,面对新一年的机遇和挑战。
为什么过年一定要回家?
身处高楼林立繁荣的他乡,希望过年回家看看家乡的变化,看看家乡道路的变化,看看乡村风貌的变化,看看母校的变化,不敢希望它们变化太快,怕认不出它们;更不敢希望它们变化太慢,怕它们依旧贫困落后没有变化。
现在外出工作已经成为常态,我们更应该珍惜每一次的团圆,所以过年,还是回家看看吧。常年在外,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整天忙碌于工作,而回家过年刚好给我们一个宁静的时间段,让我们能够抛弃在外的所有压力,身心得到放松。
03
回家过年是一种传统仪式,已经成为本能融入我们的血脉。
过年仪式或许每个地方不尽相同,但是置办年货、逛庙会、拜年......这些关于过年的仪式,总会浮现在有关过年的记忆里。
生于斯,长于斯,浓浓乡俗传统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成为我们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家是我们土生土长根的地方,树木不管多么长的枝繁叶茂,根永远是最安全,最无私,最可靠的后盾。
为了生活在外打拼,很多人并不能陪伴父母身边,过年了,回家看看吧!父母不奢求儿女工作有多好,就希望儿女能够多陪陪他们。
04
为什么要回家过年?因为,家里有我们最深切的思念和牵挂。
过年回家,是为了让父母放心,也是为了让自己安心。岁月无情,父母也在渐渐老去。有句话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就是我们每个归乡游子心中,那一份最深的牵挂。
别等成功之后,才发现你背后身无一人,没有人再为你鼓掌。别说等自己条件好一点再尽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父母在乎的不是物质享受,处处留心,用心陪伴,才是真正的孝顺。山珍海味,不如亲手做几道他们爱吃的家常菜;钱财物质,不如逢年过节常回家看看。
是否还记得,小时候过年父母为我们准备了新衣,我们便能开心大半年。如今,父母老去,我们可曾为她们置办过一件衣裳?习惯了看父亲发白褪色的外套,母亲臃肿起球的毛衣,可曾记得他们穿新衣的样子?你伴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辞旧迎新的时刻,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年味。
为什么过年一定要回家?因为这里有太多的亲人,有太多的记忆,有简朴的风情,有欢快的流水,有炊烟袅袅的风味,有阖家欢庆的笑语,有张灯结彩的年味,有美好祝福的新年,充满愿景迎接新的一年。
回家的感觉,真好!
三、人这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
来自:微信
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
年关渐近,千千万万中国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回家!回家!回家!
也许许多人已经回到了家乡,有些人还在回家的路上,然而,还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
过年回不了家,那浓浓的乡愁如梁实秋笔下的美食一样,是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纵有万千乡愁,此时也只能化作一句:无论海角与天涯,心安即是家。
只有漂泊,才能抵达故乡
乡愁,总与距离有关,总与去国离乡有关。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乡。游子走得愈远,乡愁收得愈紧。当游子头发斑白了,累了,心上也就勒出了最深最深的痕。
写下中华第一思乡诗的李白是真正的游子,一生踏遍千山万水,离家越远,离家越久,才真正懂得了故乡二字。
当初辞别故乡,李白依依不舍地写下: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身在洛阳,听到熟悉的曲子,又想起了故乡,吟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到后来,抬头望见月光,都会不知不觉想起故乡......
你我又何尝不是如此?也许是为了生计,也许是为了梦想,离开故乡,来到遥远的他乡。
正如余光中所说:世上本没有故乡,只是因为有了他乡;世上本没有思念,只是因为有了离别。
或许,只有漂泊,才能抵达故乡。他乡的山水,拉长了对故乡的思念,乡愁越浓,越想把自己与故乡连在一起。
游子的故乡,不在此地不在他乡,在心里。
不知不觉把他乡,当作了故乡
王鼎钧说:故乡是什么?所有的故乡都是异乡演变而来的,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
是啊,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离开自己的故乡,寻找一个愿意停留的异乡,渐渐地,异乡成了故乡,故乡成了远方。
当初陆游离开故乡,赴千里之外的蜀地任职,他满怀愁绪地写下: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生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呆久了,他渐渐喜欢上了这里,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可见他当时的高兴劲儿。
陆游对蜀地的美食更是如数家珍,俨然一个当地人: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蟹。轮囷犀浦芋,磊落新都菜......最美味当数蒸鸡,犀浦的芋头香软糯滑,新都的菜口感极佳......
蜀地的一草一木,一蔬一饭,一人一事渐渐地融入了陆游的生命,陆游坚称自己前生定蜀人,本是异乡的蜀地,成了陆游的故乡。
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作了故乡,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遥望远方……李健的歌,拨动了多少异乡人的心弦?
其实,只要生命中重要的人在身边,家也可在异乡延续。
故乡不过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如今,你在哪儿站稳了,哪儿就是你的故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儿都是在流浪。
去到一个地方,不急不燥,既来之则安之,在他乡过着故乡的生活,渐渐地,生出不知何处是他乡的安定感,懂得了: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苏东坡一生如浮萍一般漂泊四方,所幸他乐观旷达,随遇而安,走到哪儿,哪儿就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被贬到黄州,苏东坡却有滋有味地过日子,恍如在家一般,兴致勃勃地研究竹笋焖猪肉、东坡豆腐。
被流放到瘴气横行的岭南,亲友纷纷写信安慰,苏东坡却回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被发配到海南,发现了美味的生蚝,他于是马上写信给儿子:千万别让朝廷的士大夫知道海南有好吃的蚝,不然他们会争着来瓜分我的蚝的。
一生的漂泊生涯,苏东坡依旧安然自在,是因为他的心安,他这样写道: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史铁生说: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人,本为大地之子,栖息于大地之上。履痕所及之处,精神安放之所,就是故乡。
无论天涯与海角,大抵心安即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