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黑锅一词应该是由来已久,为民间俗语,只有民间传说但未见于古籍,年代并不可考,话说古时有盗贼夜入穷人家,找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便拿起菜刀并背起铁锅就走,不料穷人猛然惊醒,大喊捉贼,于是盗贼丢下菜刀,背着铁锅仓皇而逃,穷人回来一看发现铁锅尚在,而盗贼背走的只不过是铁锅上历久而结的一层硬壳。 也就是说锅让黑壳替它被偷了。该典故喻指代人受过,意思就是自己的问题让别人来承担,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背黑锅。
甩锅一词则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网络词语,最早出现于《英雄联盟》游戏中,指的是甩锅局,与其相应的是背锅局,其它还有碾压局、尽力局、carry局、躺赢局、挂机局、浪输局和翻盘局等。甩锅局和背锅局这些标识只会出现在败方。有甩锅就有背锅,两者其实指的是同一件事。
背锅局指的是败方中有人有挂机或者掉线的情况,虽然不完全是他导致的,但会把他拉来背锅,那么对这个人来讲这局就是背锅局,也算是对掉线、挂机的惩罚或警告。甩锅局则是败方中有人挂机或者掉线,于是让他来背锅,那么对其他人来讲这局就是甩锅局。
总结起来就是:你方因为各种原因输了,不论是整体菜还是个别人菜,但只要其中有人挂机或者掉线,那么不管三七二十一,如果这个人是你,那你就是背锅局,反之,这个人不是你,那你就是甩锅局。
于是,甩锅指的就是推卸责任并转嫁于人,让别人来背黑锅的意思。结合背黑锅的传说,应该说甩锅是对背锅比喻的一种完善或者延伸,使得背锅者从此有了来源主体,直接揪出了背黑锅真正的幕后黑手,或者说是换了一种角度来诠释背锅的完整逻辑,而且只用两个字就生动形象的表达出了两层意思:推卸责任并嫁祸于人,如此简练鲜明而生动幽默的表达也是其迅速流行于网络的主要原因。由此更延伸出了背锅侠、甩锅侠、甩的一手好锅、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等等更加幽默风趣的表述。
话说作为人们日常对话聊天以及休闲娱乐网文来讲,用甩锅,那自然是极好的!喜闻乐见且不厌其烦!But!当它频频出现在我国外交辞令表述中时却让人总觉得不大舒服!反正就是隐约觉得哪里不对。
在我们的文字经过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演进之后,口语与书面用语已然无法截然分开,两者之间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也并不是毫无章法,通常,根据表达场合的不同,又会在口语与书面用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分为正式场合用语与非正式场合用语,显然,在非正式场合的口语表达用词会尽量简洁灵活并且通俗易懂,而在正式或严肃场合下,不管是口语还是书面用语,用词又会尽量讲求规范、优雅、严谨、准确、周密,虽说似乎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但个人觉得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吧?
尤其是外交场合,我们面对的是国际语境,如果频频出现当下国内流行的网络用语,一则不够严肃,二则不够优雅,三则略显词穷,四则缺乏底蕴。对比一下目前的几种英文翻译:make somebody a scapegoat、shirk one’s responsibility、pass the buck、put / pin the blame on somebody、shift the blame to somebody,他们的用词是替罪羊、责任、过失、归咎等等,过来过去也就这么三五个词而已。
核心观点来了:其实偶一用之,或间而用之,即无可厚非且尽显幽默,反而更接地气,所以我的观点并非是不宜用,而是不宜频繁出现!我们为何放着大把的历史悠久且意味深长的成语或则词组不去轮番轰炸,而非要过来过去只用这一个新生的网络用词呢?
随便举几个例子:推卸责任、转嫁责任、嫁祸于人、以邻为壑、栽赃陷害、栽赃嫁祸、贼喊捉贼、反咬一口、倒打一耙、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百般狡赖。。。。。。
以上浅见粗陋不堪,只为抛砖引玉,欢迎各路高人随意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