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家山
我来到你身旁
阿丑
我从小就知道
这个像花儿一样
生长在鱼龙高山上的村庄
王玉英 摄
时常在麻家湾梁
看见炊烟
听见落雪后社戏的唱腔
五山对五湾,两坪来把关
这山形地势
让祖先们隔河而居,千年相望
如今,我来到村庄
绿树掩映,巷道整洁宽敞
石板房,辉映着灿烂阳光
王耀东 摄
站在广场
聆听大筒子的悠扬
让心灵振翅飞向远方
一群老汉踏歌而唱
摇摆的身子,微笑的脸
展现出纯朴和善良
王国珍 摄
他们演绎的故事
就发生在鱼龙,我的故乡
此刻
正如鼓槌敲打我的脊梁……
王诚 摄
五月,爬上米仓山
沿鱼龙河前行
满目苍翠,槐花飘香
布谷鸟的叫上响彻山岗
山泉叮咚,溪流浅唱
遍地庄稼正在生长
穿越窄峡子就来到观音坝
这是菩萨居住的地方
中国文联定点帮扶示范村
让古老的村庄改变了模样
高大的村委楼,宽阔的广场
村民议事亭,是老百姓交流的地方
村史馆,最吸引我的目光
陈列的件件物品
都讲述着每个历史故事
散发出古老文化的光芒
这是大神舞戏的源地
传承着千年的程式
跳跃的舞步,晃动的刀枪
表演着大身子的情绪和思想
鱼龙,这是我的故乡
乡村振兴,吹响了建设的号角
打造干净整洁,宜居宜游的村庄
成为镇政府的规划和理想
梁国安 摄
重视人居,利用山形地势优势
做好环境保护
挖掘民俗文化,申报非遗
鱼龙有戏,生态康养
这里借山用水,留住乡愁
发展特色产业
打造文化旅游胜地
建设处处风景,魅力村庄
王玫 摄
五月,我回到故乡
感受着田园乡愁
欣赏着洋芋花开赛牡丹的美景
品味酸菜浆水的清香
眼看家乡的变化
耳听着乡亲们的笑语
我情不自禁,踏歌而唱
欢迎远方的游客
来到高山戏的故乡
这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王金国 摄
作者简介
王晓辉,笔名:阿丑。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甘肃作协会员,陇南作协会员,陇南诗词学会理事,武都作协副主席。
鱼龙印象
○
赵晓艳
此刻
在鱼龙,宁家山村庄里
风和云慢了下来
我们不停穿行
并听到
一朵花撞击另一朵花
一群叶子撞击另一群叶子
天空蓝得越来越低
鸟群晃动身姿
在同一片光里醒来
飞过我的头顶
那么多鸟从哪里来?
光的弧度藏在万千朵花里
邀请携带溪水行走的人们
在清风中坐下来
与它促膝相谈
王玫 摄
那些树都绿了
阳光裹着叶子出生
钻进风里 那么亮
槐树绿了
草木的心事也绿了
多少年前,月光两次穿过篱笆墙缝
在旋风里打转,轮回
它不知道田野里有多少事物
正要和它,握手和解
犹如爱
观音坝的风车在荡漾
花裙子在荡漾
风筝和鸟儿都有去向
这样真好
一只鸟从春天飞来
那么缓慢
风若有若无
在爱与鸟的对视里
一棵草怔了很久
一个人怔了很久
王晨旭 摄
天空与飞鸟
万事万物敞开
那些不着边际的鸟
一定有所去向
天空太广阔了
对每一株植物都充满热爱
熟知每一场大风制造的漩涡
鸟儿贴着水面飞过,万物都是春天
作为一只鸟,我多少次想给你
浩浩荡荡的白云和一片天空
王耀东 摄
作者简介
赵晓艳,陇南市作协会员,陇南市诗歌学会会员,武都区作协副秘书长。有作品发表于《诗刊》《飞天》《陇南文学》等刊。
鱼龙情韵
张晓娟
四弦老人---山和山之间
我用第三只眼睛
看尽了一条木长廊
在半山腰轻轻低唱
一个老人在弹琴
另一群人盯着老人寻音
目光里布满尘埃
王晨旭 摄
四根粗线
把鱼龙拉进一片彩虹
一个世纪的音调落下
高原的风拉长了
谷底野马嘶吼着划破沉寂
王耀东 摄
漫天云朵树起旗帜
粗狂和忧伤
像白花在悬崖边惆怅
嘹亮和悠扬
像山石把岁月遗忘
王国珍 摄
在鱼龙听四弦乐
我在半个音符中屹立
才明白一片梅花绽开
把心眼葬于群山中生根
第三只眼睛
开始春秋轮回
高山戏脸谱隔着一层玻璃
你和我在百年后相望
我一低头
你的脸庞就空出两个洞
目无一切 又装满沉沦
你皱起裂痕 我看着嘲笑
记忆卡在时间齿轮中 掉落
满地无知
若能在一张面具下闭关
你与我相遇
我都当成了你修来的果
只是 我忘却了
王玫 摄
一个世纪把万里浮云吹散
独留我在轮回沉迷 癫狂
重起因果
我讨厌这恍如隔世的玻璃
把一切变得
像极了一场薄梦
观音坝问佛一只公鸡落在山岗
这里就升起了菩萨
大山攀岩伸向天际
龙开始把头搭在庙宇
低吟跪拜
四周炊烟就变成了佛莲
我每一步踏出
都有佛法缠绕双脚
肌肤和骨血扣着轮回
滋养一草一木
敬仰 逃离和静静远观
希望和叹息一样无力
风一吹就散尽了
王晨旭 摄
在观音坝我问佛
世间万物何生何灭
佛说菩萨无处不在
我问既为佛何为尘
佛说菩萨无处不在
我问人间多疾苦何做轮回
佛说菩萨无处不在
花落花空 草长草生
两颗心相映 尘埃落定
过去 现在
未来无定无论
跪在佛前哭泣的少女
已成老妇
作者简介
张晓娟,笔名霖音, 1988年出生于甘肃庄浪,现居甘肃武都。陇南市武都区影视家协会副主席。有文学作品发表于《飞天》《甘肃日报》《戏剧之家》《陇南日报》《陇南文学》等,编剧、策划影视作品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