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出生于眉州眉山。他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不仅如此,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也是罕有匹敌的。苏轼还以和谐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活在后世普通百姓的心中。他雅游各地,交友于山林,乐品茗,好美食,在生活中的许多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就连断案都不仅带有艺术气息,更彰显着以民为本的人文气质。
苏东坡要到杭州来做通判。这个消息一传出,衙门前每天挤满了人。可是,大家伸着头颈盼了好几天,还没盼来。
这天,忽然有两个人,吵吵闹闹地扭到衙门里来,喊着要告状。衙役出来呦喝道:新老爷还没上任哩,要打官司过两天再来吧!那两个人正在火头上,也不管衙役阻拦,硬要闯进衙门里去。
这时,来了一个骑毛驴、戴方巾、穿道袍、脸上全是络腮胡子的大汉,他嘴里说:让条路!我来迟啦,我来迟啦!小毛驴穿过人群,一直往衙门里走。原来他就是新上任的通判苏东坡啊!
苏东坡没来得及贴告示,也没来得及放号炮,一进衙门便坐堂,叫衙役放那两个告状的人进来。他问道: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谁是原告两个人都跪在堂下磕头。
一个说:我是原告,叫李小乙。另一个说:我叫洪阿毛。苏东坡问:李小乙,叫告洪阿毛什么状?李小乙回答说:我帮工打杂积下十两银子,借给洪阿毛做本钱。讲明不收利息;但我什么时候用,他就什么时候还我。如今,我急着等银子娶亲,他不还我银子,还打我!苏东坡问洪阿毛道:你为啥欠债不还,还要打人?洪阿毛磕头分辨道:大老爷呀,我是赶时令做的小本生意的,借他那十两银子,早在立夏前就买了扇子。想不到今年天气凉!这几天又阴雨,扇子放在箱子里都霉坏啦。我实在没有银子还债。他就骂我、揪我,我在火头上就打了他一拳!苏东坡听了,在堂上皱皱眉头,说道:李小乙娶亲要紧,洪阿毛应该马上还他十两银子。洪阿毛一听,在堂下叫起苦来,说道:大老爷呀,我可是实在没有银子还债呀!苏东坡在堂上捋捋胡须,说道:洪阿毛做生意蚀了本。李小乙娶亲的银子还得另想办法。李小乙一听,在堂下叫起屈来,说道:大老爷呀,我辛辛苦苦积下这十两银子可不容易呀!
如果采用现代法律的思维,审理这种债权债务纠纷,首先必须依法确定谁是债权方谁是债务方,而后就能明确双方之前的违约责任,并依据实际损失进行赔付。但是法官很难做出让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合理的裁决。而且无论站在那一方当事人的立场进行处理,其结果总难免使对方遭受损失。如此判决只能是解决了双方表面的是非得失。
听了双方的争辩,苏东坡笑了笑,说道:你们不用着急,现在洪阿毛回家去拿二十把发霉的折扇给我,这场官司就算两清了。洪阿毛高兴地抱来二十把百折扇交给苏东坡。
苏东坡将折扇打开,挑那霉印子大块的,画成假山盆景;拣那霉印子小的,就题上诗词。写好画好后,他拿十把折扇给李小乙,对他说:你娶亲的十两银子就在这十把折扇上了。你把它拿到衙门口去,喊苏东坡画的画,一两银子买一把,马上就能卖掉。苏东坡又拿十把折扇给洪阿毛,对他说:你拿这十把折扇到衙门口去卖,卖得十两银子当本钱,去另做生意。两个人磕了头,道了谢,心里似信非信,谁知道刚刚跑到衙门口,只喊了两声,二十把折扇就被一抢而空了。李小乙和洪阿毛欢天喜地地各自回家去了。
一个因为不可抗力而造成的合同纠纷不但没有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赔偿前,反而各得其利,其乐融融。苏东坡自己呢,也让更多的人领略了自己的诗书画三绝才艺,名声就更大了。从一定意义上说,他的这一绝妙判决,导致了两全其美、三方共赢的最佳结果。
苏东坡画扇判案的事,一下就在民间传开了 。自从东坡画扇之后,人们也学起来。因为这一种有画有字的杭扇,既可以取凉,又可以观赏,很受顾客喜欢,所以从北宋一直流传到现在。
选自 宋·何薳《春渚纪闻》
故事点评
东坡画扇的典故,一方面,让我们了解到苏东坡先生文化修养和书画造诣之高;另一方面,更让我们看到他从政的宽和,为人的厚道。他关心百姓疾苦,以民为本,办理案件不拘泥于教条。
在尊重法律的基础上,运用聪明才智,注重发挥司法的能动作用,积极寻求有利于本案结事了的纠纷解决办法,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我们广大司法人员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