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足够大
北京的人口约2200万,上海人口约2400万。这两个中国的超级大都市在人口上是旗鼓相当的。
但在面积上却差别极大,北京的面积是16410平方公里,上海的面积是6340平方公里。北京的面积相当于2.6个上海。如下图所示。
按行政区域面积来算,北京的人口密度是1340人/平方公里,上海的人口密度是3785人/平方公里。
这个角度来说,上海的人口密度是北京的接近三倍,拥挤程度应该也是北京的三倍。但是在北京和上海生活过的人都会知道,上海的实际拥堵感受绝对不会超过北京。
这个简单的对比可以让我们知道,一个城市的行政面积和这个城市的拥挤感并没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很多人认为北京的拥挤单纯是因为人口太多,实在是无稽之谈。
如果不能深刻理解人口分布的规律,即便是北京的人口减少一半,北京依然会非常拥挤。解决北京拥挤的办法根本不是减少人口。
人口的分布
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平均,北京的人口一样分布不平均,这是现代经济活动下人口聚居的基本规律。
北京虽然有16410平方公里的面积,但在以天安门为中心,半径为10公里的圆内就居住了超过550万人,占据北京人口的25%,但面积却只占2%。
在这个范围内,人口密度大约是20000人/平方公里。
16410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一个半径为73公里的圆。最中心一个10公里的同心圆就居住了25%的人口,这里才是北京,这才是北京拥挤的真相。
根本不是人太多,而是人太集中,北京的平均密度根本不高!
在地图上看如下。
在10-20公里的范围内居住了大约700-800万人,这是第二个圈层。这里的平均人口密度不到第一个10公里圈的一半,大约在8000人/平方公里。
到第三个圈层,即20-30公里内,居住着300万人。人口密度已经变得相当稀疏。
在方圆30公里内,居住着将近1500万人,占北京人口的70%。面积却只占北京的17%。
到第四个圈层,即30-50公里的时候,人口密度只有800人/平方公里,远低于一个三线城市的市中心!
这个范围内的北京的繁华程度甚至不如你三线城市老家的市中心!
大城市人口聚集
大城市就像是人口怪兽,不断的吸纳大量人口特别是年轻人口进入自己的腹地,在过去30年从未停歇。
城市内部又以市中心高度聚集为趋势。
人口聚集并非是今天大规模工业化的结果。唐朝长安城就已经有200万人口,当时中国的人口不过8000万。
在交通极其不便,人类协作规模和今日完全无法相比的情况下,一个大城市竟然可以占据全国2.5%左右的人口。
现在最大的城市上海也不过只占整个中国的人口的1.7%,在城市化进程方面,我们和老祖先比还是差了很多。
按这个比例,北京和上海的人口至少应该在5500万以上。按北京的面积16410平方公里来算,也不过才3350人/平方公里,远远低于现在北京核心城区2万人/平方公里的密度。
某些媒体说北京上海人口过多会导致大城市危机,如果会有危机,现在早已是遍地危机。
我的判断是,以后人口聚集的效应会继续加强,但是主要将会以卫星城和城市群的形式出现。城市10公里圈层的人口逐步分离到30公里之外。
在城市中心购买一套小公寓或者租住房屋,在远郊有一套改善型的住房将会是未来城市结构的特点。这在纽约和东京也已经是被实证的城市发展模式。
最有潜力发展出卫星城和城市群的经济区域就是长三角和珠三角,而珠三角已经走在前面。
珠三角核心城市群,香港,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珠海等城市群加起来的人口预计将会到两个亿。那些把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分隔开来看的观点,终将被扫进历史垃圾堆。
再次强调,华为搬到东莞,只不过是搬到深圳的远郊。
上海的卫星城主要集中在其北部,江苏南部,也已经取得的相当成绩。
而北京则应该着眼多中心的发展,抛弃单中心城市发展模式,通州就是一个好的尝试。
文中用到的数据来自自媒体comparative-studies,及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