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的故事,本文记叙了孔融幼时的另一件事情。并且是作为生动地表现了孔融的早慧、机敏与博学,读来读去不禁击节赞赏,意兴盎然的佳作。
之所以说另,是因为原本孔融还有一件更家喻户晓、被当做典范的事件,后被编进《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赞美他一个四岁的孩子就懂得谦让、尊老爱幼,传承了中华美德,被作为后世学习的榜样。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译文: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那时李膺名气很大,担任司隶校尉的职务。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众的人、有名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去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看门的官吏说:我是李膺的亲戚。通报了以后,上前坐下来。
李膺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
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局促不安。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成语解释:
了了古音应读作(líng,lì),做聪明伶俐讲,意思是明白,聪明。偏正式用法。
小时了了多用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
表面上虽是赞扬的话,骨子里却是讥诮人、轻蔑人的。所以我们应用时便不能将它来称赞别人,否则将被人误解你有心讥剌、轻视人了。 一个小孩子,先天的聪明自然是好的,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材料。
就好像今天的人设,初期都是正能量满满,受人喜爱,但是不若后期以身作则,坚持要求自己,一旦放飞自我出戏,就全盘皆输。
所以,立人设翻车的并不是只有今天才有。都说现在发生的一切,全部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寻到踪迹,长大之后的孔融就完完全全的印证了这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而且也推翻了自己谦卑有礼的形象。
漠视亲情
成年的孔融丢掉了之前温良恭俭让的好少年的人设。孔融在后来发表父母无恩论。
"父与子,有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情欲发作而已"。
"子与母,又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
除此之外,他还说过"闹饥荒时,有点吃的,如果父亲不好,便宁肯拿给别人去吃"。
这番言论在今天看来都惊世骇俗,更别说以孝治天下的汉代了,他的种种言论也导致最后迎来了杀身之祸。
人分等级
东汉末年三国战乱,管秋阳和弟弟以及弟弟的同伴一路同行躲避战乱。粮食吃完了,管秋阳就对弟弟说我们如果不吃你的同伴,三个人就得一起死于是兄弟二人杀了同伴,最终活了下来。
这事无论是发生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毁三观的,然而孔融却不这么认为,他却说:
三人同行,两人聪俊,一人底下;饥年无食,谓宜食底下者,譬犹蒸一猩猩、煮一鹦鹉耳
也就是说在孔融眼里,下等人就像是猩猩、鹦鹉一样,不过是会说话的鸟兽,在饥荒没东西吃的时候,聪俊的人吃了下等人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狂妄自大,言语刻薄
孔融的狂妄自大,即使为官多年仍好逞一时口舌之快,毫无政治智商,并且常常言语刻薄挖苦曹操。当时曹操灭掉了袁绍,见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甄宓之色后,便将其赐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在那个三国乱世的时代,女人永远都是政治家的附属品,当时人早已经见怪不怪,但是孔融讽刺道: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我们都知道,武王伐纣之后,妲己最后被周武王杀了,但是孔融却偏说周武王将妲己赐给了周公,于是曹操不解的问道:出于何典?,孔融笑道:以令度之,想当然耳。
孔融这句话的意思是:以你曹操的例子想出来的,没有典故,想当然!这是对曹操赤裸裸的讽刺。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因为我们可以重温历史。我们就是要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精华,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问题,继续前行。
所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百科给的另一层解释是:
说明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指不能只看到事物或人的表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