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这事不能干股民还在苦苦挣扎(2021年营收同比增23.43%至35.1亿元)

橘子网 193

恐怕没有哪家上市公司的股民对高管宣布大幅减持如此淡定,但同花顺的股民做到了,并且,不仅仅是因为过去一周在股市里跌麻了。

近日,炒股软件龙头同花顺发布减持计划公告。公告显示,公司董事叶琼玖女士、股东上海凯士奥信息咨询中心、董事于浩淼先生和王进先生因自身资金需要,拟于上述公告发布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未来六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0,108,558股(占公司股本的7.46%)。

按当下同花顺约630亿元的总市值计算,减持7.46%的股份,相当于提现大约47亿元。按理说,如此大额的减持,二级市场应该会有较大的反应。但出人意料的是,次日同花顺的股价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而是在微涨与微跌之间起起伏伏。

成立于2001年的同花顺,不知道陪伴多少股民度过春夏秋冬。作为国内较早从事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的公司,同花顺近年来却给不少股民留下了不思进取的印象,以至于将此前炒股软件市值第一的名头旁落给了后来居上的东方财富。

只是,资本市场向来是竞争激烈的角斗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逐渐掉队的同花顺,逐渐失望的投资者,股民们面对公司高管大幅减持计划见怪不怪,或许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缩影。

01

狼来了式减持

一般股民遇上高管减持这种事,心里重要打上个问号:管理层是不是现阶段对这家公司不看好了?但同花顺的股民却佛系淡然。原因是,近几年来,同花顺以平均每年发布两次公告的频率减持,股民们早就习以为常。

从2017年7月至今,4年多时间里,同花顺共公布了9次减持计划公告,相比于其他上市公司,大约每半年就减持一次的频率,不可谓不频繁。

但是更让不少股民觉得无语的是,每次减持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际最后披露的减持数额往往比此前减持计划公告中的减持数额要少得多。

以同花顺上一次减持为例,公告中显示,公司董事叶琼玖、股东上海凯士奥信息咨询中心、董事于浩淼和王进因自身资金需要,拟合计减持本公司股份不超37,102,59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90%)。

四个月后,公司发布的股东、董事股份减持计划公告却显示,减持时间已经过半,仅有股东上海凯士奥信息咨询中心进行了减持,且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减持比例仅为0.002%,而董事叶琼玖、于浩淼和王进均尚未实施减持计划。

此前,遇上同花顺宣布公司股东、董事减持,股民心里还有些忐忑不安,因为公司董事减持的时间节点,在公司股价昂扬向上的时候,所以发布减持公告后,伴随的是股价下跌。如2019年11月28日至2020年2月27日期间,公司董事叶琼玖、王进分别各自减持了0.37%的股份。而这一次的减持,是相对其他几次减持股份份额数量较多的一次。

同花顺这种狼来了式的减持操作,在某股票论坛上被不少股民认为是恶意压低股价,也有股民认为,是每次减持公告后,股价都没有到达以上几位董事与股东心里的目标价,舍不得卖。

但不论解读如何,同花顺管理层每年准点两次的减持公告还是把股民惹毛了。毕竟这么多年,同花顺早已失去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公司市值第一的宝座,成为看不到什么进步空间的old school代表,持续不断的减持,只是在不断消磨股民的好感与耐心。

02

怎么就掉队了?

把时间拨回到21世纪初,在炒股这项活动还远没有今时今日火热时,同花顺的创始人易峥便通过写炒股软件程序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而后,嗅到互联网发展崛起机会的易峥毅然决然下海,成立了同花顺。

在当时线下券商渠道是主流的炒股渠道时,同花顺这一炒股软件的横空出世,对于不少股民的炒股习惯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依托于互联网这一方便快捷的新兴渠道,同花顺异军突起在数量庞大的散户心目中有了一亩三分地。先发展免费炒股软件,后提供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攒下了不少用户。时至今日,同花顺依然以3000多万的月活跃用户数量,远超同行。

尤其是2014年后,互联网从PC时代跨越到移动端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大推进了互联网用户的渗透率。

加之,非银金融板块向来与股市的强弱息息相关。2015年是一轮牛市大年,吸引诸多散户投资者入市投资,2015年后,同花顺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后牛市结束,同花顺的月活跃用户数增长趋势却开始变缓,甚至有下滑迹象。反观东方财富,2017年后,月活跃用户数反而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

近几年,无论是营收与利润的规模还是增速,同花顺在东方财富面前也败下阵来。截至去年第三季度,东财实现营收96.36亿元,增速为62.07%;归母净利润为62.34亿元,同比增长83.48%;而反观同花顺,仅实现营收21.85亿元,同比增长31.29%;归母净利润为9.91亿元,同比增长28.31%。

(东方财富)

(同花顺)

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遇到天花板、股市牛熊变化,是整个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公司都遇到的困境。但为何同花顺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营收、利润样样不如人,目前市值却大约只有东方财富的五分之一?

原因便在于,对于任何互联网公司而言,只有流量是不够的,能够将流量商业化的能力才是更深的护城河。

从业务构成上来看,同花顺的业务主要有以下几个:网上行情交易系统服务(同花顺网站及APP)、增值电信业务(面向B端的金融数据库与面向C端的个人收费软件)、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为券商开户导流等)以及金融电子电商服务(基金销售服务等)。

以上四项业务中,网上行情交易系统服务是同花顺的引流业务,而后三项则是帮助其实现流量变现的业务。这一点从同花顺的收入构成中也可看出,截至去年上半年,网上交易行情系统仅占公司总收入的6.76%。

在网上行情交易系统服务上,同花顺虽然用户基数大,但粘性却不如东方财富。凭借财经资讯门户网站东方财富网+互动社区股吧+垂直财经频道天天基金网的内容组合,通过大量的优质的财经内容来黏住用户,而同花顺在这方面却没有优势。

同花顺能够黏住用户的是连接超过60家券商的开户与交易接口,让用户觉得方便。这就如同做社交的微信与做支付的支付宝,一个是热启动APP,一个是冷启动APP,当用户习惯形成后,做支付的再去做社交很难,做接口的再去做内容也很难。但反过来,微信做支付却可以偷袭支付宝的珍珠港。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券商合作这一招一度是同花顺的利器,凡事有利有弊,后面更是成为了同花顺的阻碍。

流量粘性上失去优势后,在三项变现业务上,同花顺的竞争壁垒都不算高。

增值电信业务算得上是同花顺的现金奶牛,多年来占据其总营收的半壁江山。这部分业务既分为面向C端的付费炒股软件,也含有面向B端机构的金融信息数据库。

在B端领域,Wind是妥妥的市场王者,超过90%的国内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都是Wind的客户。同花顺的iFind尚不具备与之一较高下的实力。

而在C端领域,因增值电信业务营收=活跃用户数×活跃用户付费率×平均每个用户收入,同花顺在活跃用户数量上的优势为其扳回一城,但面对东方财富choice金融数据终端的逐渐崛起,同花顺的优势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对比东方财富,其最大的盈利来源是证券服务,也就是自己给自己的券商进行开户导流。在2015年,东方财富收购了西藏同信证券,从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公司一跃成为了互联网券商。不少股民常常在龙虎榜上看到西藏某路营业部,心里或许会纳闷,这游资怎么定点西藏,其实背后的券商是东方财富。

对比之下,同花顺没有自己牌照的劣势就显露出来了。没有证券牌照,就要为他人做嫁衣,只能靠抽取中间的广告与推广费用赚钱,这自然没有自己做券商酸爽。

早年间靠给多家券商提供接口吸引流量的利器,转身就刺向了自己。路径依赖一旦形成,总不好与各家券商合作伙伴翻脸不认人。

但有时候商业世界,犹豫就意味着错过,错过了就是追悔也莫及。随着某互联网金融巨头IPO被紧急叫停,国内的互联网券商牌照就成了水中花镜中月,再也难得了。

当然,商业世界的机会也不止一个。只是,这一次又被东方财富先盯上了。

二级投资市场越来越普及的同时,除了股民之外,一大批基民也快速涌现出来。截至2019年末,国内基民数量达到了7.9亿户,对应2008年至201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3%。

瞄准这一趋势的东方财富又利用自己在做内容上的优势,率先成立天天基金网,并同时拿到了基金承销的牌照。目前这一块业务已经成为仅次于证券服务业务的第二大营收来源。同花顺虽然也顺利拿到了基金承销牌照,但在用户粘性与流量转化上,总是落于下风。

更何况,拥有大流量且懂得转化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也不止东方财富一家,支付宝不也抓住自己的流量卖其了基金,还卖得不错。留给同花顺的基金承销蛋糕,也就并没有想象中高了。

03

尾声

现在的同花顺虽然在规模、增速上都不再是第一把交椅的位置,但行业老二也有行业老二的汤喝。只是在房地产行业日薄西山、个人财富管理越来越重视二级市场投资时,同花顺好像还是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引起大家关注的反而更多是APP崩了登上热搜第一、每年两次雷打不动的狼来了式减持公告诸如此类的消息。

资本市场从来都是激流勇进的游戏,东方财富抓住互联网券商流量与牌照两大痛点,锁定了自己的优势地位后来居上,同花顺在后面躺平,股民们也就只能怒其不幸,哀其不争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