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声生不息》(《声生不息·港乐季》黑胶大片曝光)

橘子网 206

看完《声生不息》第三期,小编心里有个疑问,对于热爱港乐的人来说,港乐究竟为何能够影响我们几十年?

是因为后辈歌者不停的翻唱和改编吗?

我想不是,至少现在不是,因为记忆中的港乐前奏只要一想起,就能让人澎湃。

《倩女幽魂》的前奏响起,心内就多了几分潇洒和快意,因为"人生路,美梦似路长",但又可惜唱这首歌的张国荣已经消失于人海茫茫。

《不再犹豫》教我们用"打不死的心态活到老",如果家驹还活着,他是否已经找到自己心底梦想的世界了?

《如风》让我们永远记得爱情的美好:有一个人,曾让我知道,寄生于世上原是那么好。

当然,港乐也并不局限于粤语歌曲,有很多港乐国语版听起来要优于粤语版,比如刘惜君在《声生不息》上演唱的《执迷不悔》。

港乐经典,它已经在听众心中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听觉记忆"的那种东西,它能够牵连你的某段记忆和某些神经。

原本就很美好的那些经典港乐,现在的歌手能够唱出当年的"港风港味"都已经很难,可能对于七零八零的朋友们来说,我们需要的哪怕是一场超级模仿秀呢,也绝非刻意的改编与创新。

我们再说回《声生不息》这个节目,它的初衷很好,致敬港乐,光靠情怀就能吸引很多热爱港乐的观众朋友。

但是三期看下来,它又与其他音综有何区别?

首先,参与演唱的歌手就已经让人审美疲劳了,我看的音综都不算多,但是参与的歌手中除了林子祥和叶倩文,大部分都是音综常客,看短视频就经常刷到他们在其他音综上的演唱。

我也不明白这样的节目,为什么还要请两个组合,即便是为了歌曲多元化一定要请两个组合,有男有女可能也要平衡一些吧。

如果节目后面没有重量级的港乐代表人物加入,仅靠林子祥、叶倩文、李克勤、杨千嬅几位想撑起这个节目的门面,着实有些难。

像李健,虽然他很有文化输出也很多,但是终究没有什么港味,跟节目的主题相去甚远,最可怕的是任何歌曲到他手里就非常的李健,你说他唱的不好吧那不至于,但是跟他参与其他音综又有何分别呢?

现在这个时代,总是强调歌曲音乐的高级感、歌曲元素的多元化,音乐要玩起来,弄得我每次听到翻唱歌曲让人大跌眼镜的时候都得自我反省,是不是我跟不上这个时代发展了?是不是我的耳朵我的审美出了问题?

即便是音乐品味有高低,但每个观众也有向着内心的权利。

比如第二期节目里,听到刘惜君开口唱的《一起走过的日子》,如果不是因为我看到是专业歌手在正规电视节目中演唱,如果我是盲听,我的第一反应便是这歌手是不是没跟上调子了?

第一反应如此,你让我再去排除偏见欣赏歌曲那是根本不可能。

什么时候,港乐的欣赏门槛这么高了?在我还是小孩子时候就开始喜欢的港乐,现在怎么经常被改的面目全非了呢?

看完第三期节目,女歌手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作品,竟然还是安崎的《自作多情》。

原本不太看好的小姑娘,把周慧敏的老歌表演的还真不赖,既让人有回忆又能抓住观众眼睛。

周笔畅这期衣服穿的很好看,也是里面很会选歌的一位,但是《1984》唱起来实在太吃力了,音域跨度太大,低音实在不适合她。

只能说勇气可嘉。

刘惜君舞台表现很棒,很多角度拍下来就完全是港风美人。

但是用《如风》的细腻去演绎《让一切随风》,风刮错了地方就不痛不痒。

在别的节目中,刘惜君的粤语是优势,但是在《声生不息》舞台上,前辈歌手的映衬下,她的粤语演唱并没有很出彩。

要求最后压轴出场的李玟,这可是我高中时期最迷的女歌手呀,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油腻!!!

小编觉得她的想法真的太多,太想感动观众了。

声音还行,然后呈现出的画面感就真是完完全全破坏了电影的那个美感。

对于《声生不息》节目的选曲,小编挺赞同周笔畅的说法,其实可以选一些港乐的遗珠,如果一定要有改编的话。

既能够发掘一些不为人知的港乐,又能满足各方对改编的执着追求。

而对于那些比较经典的传唱率比较高的歌曲,最好不要轻易改编,因为原曲太深入人心了,歌手只要用心演绎,就能够触动观众。

对于《声生不息》后面的节目内容,大家觉得会越来越精彩还是会越来越无趣呢?

----------End----------

谢谢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