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的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一个月内,他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自此,共建一带一路这一根植于历史厚土的重要倡议,以创新的方式掀开了国际合作新篇章。
7年后的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为阴霾中的世界注入强大信心和满满正能量。
让我们通过梳理,一起回顾习近平主席7年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历程。
首倡丝绸之路经济带——
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首次集中阐述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应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商,就是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使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双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双方智慧和创意。共建,就是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双方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共享,就是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中阿人民,打造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2014年6月5日,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阐释五通内涵——
今天,我们要建设的互联互通,不仅是修路架桥,不光是平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而更应该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应该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
——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的讲话
明确一带一路建设原则、精神指引和合作目标——
我们以共商、共建、共享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得到沿线国家广泛认同。
——2016年6月22日,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的演讲
进一步丰富一带一路内涵——
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首提建设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谈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范围——
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谈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4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有关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的巨大合作平台。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我深信,只要各方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起来规划,一起来实践,一点一滴坚持努力,日积月累不懈奋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谈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中国古人说: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面向未来,我们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结合疫情背景赋予一带一路新内涵——
我们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
——2020年6月18日,习近平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发表的书面致辞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各国都面临着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艰巨任务。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包容,是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让我们共同期待,一带一路继续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关键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力引擎。
策划:邬焕庆
监制:刘华、车玉明
统筹:王敏
文字:朱超、成欣
摄影:鞠鹏、李学仁、饶爱民、王晔
视觉|编辑:张惠慧、杨洋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