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本金安全又能钱生钱(如何理财能实现18%的收益率)

橘子网 223

为什么下跌?什么时候能够赎回?是小陈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但解释起来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政策变了、算法变了。

文 |高越

编辑 |楚明

运营 |绘萤

1995年出生的邱蓝,最近有点丧。近1个月以来,她养成了习惯,每天下班五六点登录银行App,查看所购买理财产品的当日盈亏情况。但连续很多天一直飘绿,很少见红。只要一看到绿色,她就知道,今天也是为银行打工的一天。

搞钱,是当代年轻人心中的头等大事,邱蓝像许多人一样,担心玩炒股水太深,买基金做韭菜,因此选择了被誉为稳健理财代名词的银行理财产品。去年10月份,邱蓝拿出了7万元小金库作为本金,跟着表姐一起购买了中国银行某R2级1年期理财产品。

但她没想到,几个月过去了,没赚到钱不说,还亏损了将近1000元。

这并不是个例,从今年3月开始,银行理财已经纷纷破功,净值型产品破净不断。(注:指的是单位净值跌至1元以下)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18日,剔除近6个月无净值的产品后,理财市场存续产品28754只。破净的理财产品已达2198只,占比为7.64%。涉及的机构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理财子公司以及合资理财公司等各类银行金融机构。

面对满眼绿的银行理财,邱蓝们不明白,为什么最稳健的银行理财还会亏钱?

飘绿众生相

沈浩文越想越郁闷,本以为把钱放银行里风险最小,结果赔得最多。从年初到现在,他的银行理财是一连串的绿色,晃得人眼睛疼,最多的时候,亏损达到了7900元,后来略有回升,目前还亏4000多元左右。

他是有经验的理财老手了。毕业后,他一直在学校高中部做招生工作,存了些积蓄,他觉得钱放着也没用,决定拿出来理财。

沈浩文有个准则——可以少赚,尽量别亏,所以一开始他就把银行理财列为首选。但在2014年,银行理财的利率普遍不高,差不多的利率,银行需要5年,其他的1年就行。

几年来,沈浩文的收益一直很稳定,从未出现过亏损,短短几年赚了6万多元。有了经验之后,沈浩文更是提出可以帮爷爷奶奶理财。去年年中,他先投了20多万元,购买了交通银行某利率喜人的理财产品,2个月后,再次追加10多万元,继续加购。

沈浩文对银行的稳定性很信任,不太盯着收益情况,三四个月才上线瞄一眼,一开始的确稳步获利,半年赚了4000元,他也越来越放心。但等他今年3月再登录一看,却早已变了天地,不仅把去年在基金里赚的钱一赔而空,还亏了本金。

▲ 沈浩文的银行理财累计收益持续为负数。图 / 受访者提供

与他有着相似经历的鲍宁从未碰过其他理财方式,一上来就瞄准了银行理财。她希望家庭财产不贬值,但又经不起风险,只想走最安心的路,大多数家庭应该都这样想,稳健是第一位的。

她一共购买了3家不同银行的产品,基本都难逃亏损,但最让她愤怒的还是建设银行。她是金卡用户,有自己熟悉的理财经理,即使利率不如其他银行,她也仍然基于信任选择了对方推荐的产品——某3年期产品,但没想到,却跌得最惨。

虽然其他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也不好,但也算起起伏伏,只有这个产品几个月来只跌不涨,一路跌破净值。如今,不到5个月,她的账面已经亏损将近5000元。

这些无奈的理财者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购买的都是被称为入门级的R2级理财产品。一直以来,理财产品被按照风险等级分为R1-R5不同类型,由低到高,风险逐层增加。R2级,是风险等级较低的一种稳健型产品,被认为几乎跟存款类似,只有利息多少的差别,很少出现亏本。

现在,情况显然已经不大一样。打开社交平台,随处可见XX银行一生黑避雷XX产品的吐槽帖,许多人的亏损要比沈浩文等人的多:一位广发银行理财者,投了80多万元本金,已经亏损上万元,想要找理财经理要说法,却发现对方已经辞职;一位投入超过100万元的理财者,前天亏3千元、今天亏4千元,眼睁睁看着无计可施。

最让小白们放心的保本理财,突然不香了。

为何回撤

又是不敢上班的一天。

一大早,小陈在朋友圈里更新这样一句话。她是成都某分行的理财经理,客户一旦出现亏损,第一个找的往往就是他们。小陈所在的银行零售客户众多,近段时间,她的手机几乎没有停过,每天都能收到几百条客户的消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应对询问、安抚情绪,稍有延迟,就会收到语音轰炸。

为什么下跌?什么时候能够赎回?是小陈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但解释起来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政策变了、算法变了。

2018年4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新规指出,银行理财产品不应该也不能保本。从前之所以保本,是因为被异化成了银行存款。也就是说,类似存款的银行理财将被叫停。

只不过新规并没有硬着陆立马实施,而是采取了3年缓冲期。原定于2021年4月的实施期,又因疫情影响,被延长至年底。因此,直到2022年1月1日,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才正式成为过去式。

小陈想要向客户解释,以前其实也不保本,只是客户看不到,全由银行兜着。至于为什么看不到,是由于刚兑算法的缘故。

过去,是定时定点兑收益,客户对到期日和收益全部一清二楚。时间一到,本金、收益自动打到卡里,不出现亏损,也拿不到额外的更多收益。但现在,真净值算法时代到了。客户能看到当下真实的盈亏状况,到期后需要按照实时净值购买和赎回,赚与亏都源于自己的选择。

政策与算法的变动,说起来不复杂,听进去不容易。小陈在实际沟通中,客户往往无法理解,也不愿意接受。她在朋友圈分享标题为为什么R2级产品也会出现亏损的文章,又私发给客户写着专家提示阶段性回撤不代表实际亏损的截图,但都收效甚微。

一名没有办法的客户经理选择自爆亏损情况,希望给客户一点安慰。小陈打算之后也这样效仿。

除了客户,小陈还收到许多家里亲戚的询问,甚至是埋怨,说是不是我推荐了不好的产品,才让他们亏了这么多钱。面对这些质问,小陈很委屈,毕竟之前赚了钱的时候没有人说是她的功劳。

之前,小陈在某红书上有一个账号,她有时会分享一些理财心得,也常常有人通过评论、私信向她咨询。她一直觉得这是一种业内人的小光环,但现在只要随便一刷,关于银行理财的吐槽铺天盖地:被XX套牢的小白!XX银行在偷我的收益!……她已经不敢再发声了。

如今,小陈每天都在期待着收益回升,也在担心着会不会收到新的客户投诉。

▲ 图 / 视觉中国

换上新玩法

对于很多人来说,搞钱分两步,第一步是护好本金,第二步才是创造收益,并且第一步的重要性要永远大于第二步。

身为理财小白,邱蓝更是如此。她胆子小,也没有经验,刚刚工作2年,积蓄并不多,选择理财只为帮助自己实现保值增值。但她不敢尝试风险高的股票,我身边的朋友,炒股的全都赔了,动不动就三五万,一眨眼就没了。她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钱付诸东流。

后来,一位好朋友告诉她,基金一点都不难,可以带着她一起玩。但去年,基金市场一片绿,她和朋友也难逃成为韭菜的命运,搭进去了几千元。谈到这里,邱蓝形容自己的理财路是一直被按在地上摩擦。

这一次,是由于家里人的推荐,加上对银行天生的信任滤镜,才让她重拾信心。一开始她认为,这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但时至今日她才明白,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银行理财已经换了新玩法。

新玩法下,银行理财产品的盈亏波动将成为常态。

不少投资人士都曾在媒体报道中提出并解释这一说法,以稳健著称的R2级理财产品主要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或混合类产品,并且可能持有部分权益类资产。也就是说,一旦股票、债券市场出现波动,以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的理财产品和以股票等权益类资产为主的理财产品势必会受到影响,收益下跌。

上个月,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大面积亏损,就与股债双杀的市场波动有着很大的关系。

说是常态,也因为这是未来的变化趋势。从前,在理财产品中,权益类资产的比例往往较低,所以浮亏比较少见。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理财子公司开始发行新产品,加码权益类的投资,出现短时间内的浮亏波动是可以预见的。

从此,银行理财产品也要像基金一样,进入风险与收益并存的时代。

▲ 多个银行理财产品持续下跌。图 / 网络截图

成为理性玩家

从前,银行理财产品是一个被蒙着黑布的箱子。如今,黑布被揭开了,箱子变得透明,理财者看得见真实盈亏,只是无法操作,决定赚与赔的是最初的选择。这就意味着理财者要转变原有的一定不能亏的心态,也意味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银行理财。

时至今日,沈浩文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心理预期,之前觉得只能亏一点儿,但现在只要亏损在1万元之内,我都可以接受。但他觉得家里老人不太容易转变心态,也不理解政策,决定先不告诉他们实际情况,只说总体是赚的,让他们放心。

但变化之后,沈浩文却不太喜欢这种看得见、动不了的感觉,银行还是定期的,一旦跌了,你就只能看着,感觉自己的钱像被锁住了一样。因此,他还是更喜欢基金,一次不用买很多,涨势好就接着投,不对劲就随时赎出来,手续费也不高,让他的心里更踏实。

不少理财者都有着相似的想法,他们不想眼看着亏损,只能一边心痛、一边撕日历。

但不少投资人士都认为,理财者应该理性看待短期浮亏,长远来看,固收类产品仍然相对安全,是追求稳健收益的合理工具。

更多理财者正在劝说自己适应变化,邱蓝也决定从小白向上进阶。这段时间,她看了很多分析文章,明白了银行理财的浮亏原因,每天有所回涨的收益更是安抚了她的情绪,让她不再过度焦虑。

邱蓝把每天看盈亏的行为比喻成抽盲盒,打开之前,你完全不知道今天是赚是赔。前些天,她的运气一直不好,抽中的都是瑕疵品。现在,她只希望能在到期之前把亏损持平,不亏本金。

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设后,邱蓝决定跳出漩涡,做个理性玩家,她卸载了购买理财的App,我打算3个月都不看了,最后直通大结局吧。

▲ 图 / 电视剧《半泽直树》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文中邱蓝、沈浩文、鲍宁为化名。)

参考资料:

1.国际商报,股债双杀,保本理财为啥也不香了?

2.中国基金报,投资者懵了!银行理财也频现破净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