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台风(台风这个词的由来)

橘子网 218

据媒体报道,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将于14日下午至夜间在浙江温岭到舟山一带沿海登陆。对台风,大家都不陌生。每每台风来临之前,大家早就接到通知,做好抵御措施。那么,在古代,当台风刮起时,古人又是如何抵抗的呢?

在古代,人们常将大风称之为大风、飓风、飚风,台风一词是近200年才有的词汇。清代文人王世禛说:风大而烈者为飓,又甚者为台。飓倏发倏止,台常连日夜不止。也就是说,台风比飓风要更为猛烈,且持续时间久。

那么,这种风为何名为台呢?有人说,台风在中国台湾附近的西太平洋海面生成,所以称之为台,事实上,台风的颱,和台湾岛的臺音同字不同,只是作为简化字,简化成了一个台而已。

有学者考证,台风这个词,应是来自于英译。英语中,在西太平洋及印度洋洋面上生成的热带风暴称为typhoon,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取其音,便译成了台风。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英国地理位置并不属于热带海洋风暴发生的区域,并没有这种天灾的他们又为何能向经常遭遇台风袭击的中国输入这样一个词汇呢?

学者王文斌、邵斌认为,英语词汇typhoon其实也不是英语本土词汇,它是模拟了粤语中的大风才产生的。在粤语中,大级别的风灾,都称为大风,粤语发音:tai fung。200年前,第一位来华的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编纂过一本《广东省土话字汇》,其中就收录了大风这个词汇并标注了粤语读音,他还进一步推断说,英文typhoon的词源就是粤语大风。

台风一词原来是这么来的。总结一下:先有粤语大风(tai fung),英语据此创造typhoon,转译成汉语后,最终形成台风这个词汇。

台风一词最早进入中文世界,是在1864年。当年7月16日,香港维多利亚山顶上有大风十二级。当时的香港报纸对此做了报道。

江村风雨图 明·吕文英

在古代,没有现在的科技手段,古人如何抵御台风?其实,古人很早就对台风做了专题研究。在预防大风这一块,古人会看风看天看海:

看风。唐人总结说:飓风将发,有微风细雨,先缓后急,谓之炼风。炼风一来,人们就要准备抵御暴风雨的来临了。

看天。《岭表录》载:夏秋之间,有晕如虹,谓之飓母,必有飓风。这是福建沿海地区的渔民们通过观测天空气象总结出来的一个经验。

看海。海底照月主大风,海面上平静如镜,月影倒映在海中。这个时候,就不要花前月下饮酒作诗了,还是赶紧收拾收拾东西,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为了抵御大风,古人想尽了办法,他们修筑海塘、种植防风林,还修建排水设施,疏堵结合,以减少经济损失,保障生命安全,这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风雨归舟图 元·方从义

但毕竟古人所能使用的手段太少,所以,大风给他们带去诸多损失。

据《苏州地方志》中记载:三国(吴)太平元年(256年),八月朔,大风拔木,太湖溢,平地水高8尺。唐长庆二年(822年)大雨,太湖溢,平地乘舟。唐长庆四年(824年)夏,太湖溢。大风来临后,树木、房屋被摧毁,更可怕的是,太湖水也会溢出形成水灾,平地都可以行船了。

1665年,江苏省高邮县发生过一次风灾,七月三日,飓风大作,湖水涨,城市涌丈余。有水怪,色白,形长丈余,向东西坏漕艘客船,居民溺死无数,东台县,七月三日,飓风大作,折木拔树,涌起海潮高数丈,漂没亭场庐舍,濞死灶丁男妇老幼几万人。

1696年,江苏吴县,七月二十三日狂风大作,猛雨倾盆,天色昏黑,山中数百年乔木摧折殆尽,水一夕暴涨,不能计其尺寸,太仓县,六月初一日大东北风,雨大潮漫,漂没民庐,死者甚众。七月二十三日,海溢乘风雨而来,不减六月。

此外,1724年、1781年、1854年、1905年,台风都对长三角地区产生了威胁。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