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最熬人是几个月(最难带的三个阶段)

橘子网 270

文/好孕姐

今天,外面虽然依旧很冷,但总算是放晴了。在家里憋了几天的小家伙,早已迫不及待想出去。

在他又一次打开屋门,蹭到电脑椅上,两只小手噼里啪啦敲着键盘,说要工作后,我无奈地决定带他出去遛遛弯。

在小区楼下,看见一位相熟的老人,带着俩孩子在玩。跟着小家伙溜达过去后,我随口问了句以前经常见您带一个孩子,另一个孩子是谁家的呀?

老人说我大儿子家的,3个月大就开始跟着我睡。一直等到该上幼儿园,才回她爸妈那边去了。

国庆节放假,我就把她接过来住几天。估计是在幼儿园学了儿歌吧,她时不时就会哼哼几句。

有一次,她突然说‘奶奶,我觉得世上不是只有妈妈好,应该是只有奶奶好。’唉,当时我的心里是既欣慰又心酸,感觉她太可怜。

听完老人的这番话,我沉默了许久。

现实生活中,受各种因素影响,有些孩子从小就被送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其他亲戚家里。

等到了该上学的年纪,绝大多数孩子会被接回父母身边,而少数则继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按理说,前者应该要比后者更幸福。但现实却并非如此。有些错过,再想弥补,绝非易事。

李玫瑾教授说如果孩子出生没多久,妈妈就把孩子丢给奶奶,自己忙于工作。

那么孩子以后只要心里难过,他第一个想见的,肯定是奶奶。如果妈妈和奶奶发生冲突,孩子一定是向着奶奶排斥妈妈。

也就是说,如果从小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是其他重要他人,那么在孩子心里,他们始终都会是最亲的那个人。

曾看过这样一期调解类节目:女孩九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她的母亲获得了抚养权。

在外人看来,相依为命的母女俩,关系应该很融洽。

然而母亲却说自己很痛苦,她不知道女儿到底恨哪里,整天对她非打即骂。

即使是出于好心的一句话,也能让女儿暴跳如雷,恨不得将她吃了。

对于母亲的控诉,女儿表现得十分冷漠。她觉得,母亲在处处算计自己,不想管她。

她用各种方法来求证妈妈是不爱她的,是自私的。哪怕母亲走到她身边安慰她的时候,她也是本能地排斥。

而她之所以仇恨母亲,甚至一再质疑母亲的爱,都缘于小时候的经历。在女孩的记忆里,一岁多的时候,妈妈就走了,她从小跟着爸爸生活。

直到六岁多,妈妈才回来。但没多久,就又走了。童年母爱的缺失,在她的心里埋下了敏感的种子,那就是母亲并不爱她。

更不可思议的是,哪怕在妈妈的嘴里,爸爸特别不堪,但女儿却没说爸爸一句坏话。

因为,在她眼里,哪怕爸爸再不好,但至少和她生活在一起,没有抛弃她。爸爸的陪伴是爱,妈妈的离开是为了逃避责任和贫穷。

所以,多年以后,她能够嘴角含笑地回忆爸爸养鸭子,煮鸭蛋给她吃,背着她到处转的画面。

而对于抚养她十几年的妈妈,却始终充满抗拒怨恨不满。

估计看到这里,很多妈妈可能会感到郁闷和生气。自己怀胎十月,再加上长大后的抚养,难道都不如孩子出生后前几年的养育吗?

还真的是这样,别怨孩子是白眼狼。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最深沉的爱就是长久的陪伴。

尤其是出生后的前三年,对孩子格外重要。

孩子的头三年,看似平淡无奇,但却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依恋形成的黄金时期。

如果在这个阶段,父母是缺席的,孩子的依恋没法得到满足,也不可能和父母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

哪怕长大后父母费尽心血去抚养,但孩子始终没法和父母建立起信任和依赖。以至于,他们对父母的情感是比较复杂的。

即使内心深处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但曾经被抛弃的愤怒,会让他们十分敏感。很多时候,他们对父母会比较淡漠,不愿沟通。以此来发泄内心的不满、愤怒以及心酸。

最后想说,抱起孩子养不了家,扛起工作陪不了孩子,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充满各种无奈。

为了工作和生活,很多人没办法整天陪伴在孩子身边。既然时间上无法保证,那么至少要保证陪伴的质量。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爱着的。

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原创育儿漫画文章作者,

欢迎关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学育儿、孕产护理、宝宝健康、孩子成长发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