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间谍有多厉害(哪些明星变成了间谍)

橘子网 389

英若诚这个人许多年轻人对他并不熟悉,他是中国内地老一辈的影视明星、翻译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曾经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等要职。

英若诚不熟悉的话,宋丹丹总熟悉吧,演过家有儿女等电视剧,她的前夫英达就是英若诚的儿子。

英达子承父业,长大后也成了一名演员、导演了许多戏。相较于儿子英达的各种绯闻,英若诚无论是道德人品还是艺术成就,都要比儿子出色许多。

英若诚曾经为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揪出了两名潜伏在学校的美国间谍,避免国家遭受重大损失。

美国间谍夫妇潜伏进入清华大学

一场战争并非只有明面上的斗争,不仅需要前线将士们英勇奋战,指挥官们排兵布阵,还需要敌后人员的努力。

如解放战争期间,我军许多潜伏在敌人内部的红色特工,如郭汝愧、韩练成等人,他们的作用不亚于正面战场上的一个师。

既然我军能在敌人内部安插人员,敌人也会想方设法在我国内部安插间谍。许多谍战剧中的间谍会得到上级的命令,然后进行潜伏,窃取情报机密,实现自己的价值。

1948年,一对美国夫妇乘坐游轮来到了上海,男的叫Allyn Rickett,女的叫Adele Rickett。

二人的身份并不简单,他们表面身份是来自美国的年轻学者,来上海是为了学习,实际身份是美军海军派遣到中国的间谍,带着使命进入我国。

当年全国解放战场上,我军已经占据了主动,由防守转为进攻,国军败局已定,但仍然负隅顽抗,企图利用美国的援助,东山再起。

美国间谍夫妇潜伏中国后,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男的叫李克,女的叫李又安,他们接到的任务是收集和发展中国的亲美分子名单,将他们发展成自己的线人。

李克夫妇刚到中国,由于上海刚刚解放不久,局势有些混乱,不利于开展他们的工作。经过一番商议后,李克夫妇决定去北京,在那里发展亲美分子。

当时在中国留学读书的外国人较少,我们对外来学者也是非常尊重,李克夫妇来到北京后,分别进入了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读书,广交朋友,拉拢人心,积极与中国学生交谈,宣传美国文化。

李克是知识分子,他们精通多国语言,尤其熟悉日语和中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李克曾经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情报部署系统中做过日语翻译,脱离现役后还一直保留着预备役的军籍。

当美国海军陆战队得知李克夫妇要去中国时,特意召见了他,要求李克到中国做间谍,为他们提供情报,发展亲美人士。

起初,李克并不知道这个任务对他来说有多危险,美国海军把他视为中国问题专家,让李克有些受宠若惊。

恰好李克夫妇此行中国就是为了研究中国情况,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番夸奖下,他答应了下来。

在清华大学学习一年后,由于精通多国语言,李克夫妇成了清华大学的老师,给同学们授课。

李克夫妇幽默风趣,有西方人身上善于表达,开放的特点,许多同学非常喜欢这两位外国老师,与他们打成一片。

我国对外来人才也是非常重视,给李克夫妇每人每月150美元的薪水,如今看来这点钱也没多少,放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高薪了,大约是普通大学老师是7倍。

有了一笔丰厚的薪水,加上美国方面也给了活动资金,李克夫妇借着中美友谊的名义,经常在私底下宴请老师和学生来家中做客。

当然,李克夫妇也不会白白花冤枉钱,每次宴请都是有目的的,他们会在无意间宣传美国是如何繁荣,美国是如何欢迎人才这类话,一些老师和学生听后主动询问李克,告诉自己想要去美国的想法。

李克平日喜欢收买人心,经常会购买一些时尚的小礼物送给大学老师和同学,没过多久,许多人被灌入了亲美思想,觉得要学习美国才有未来,潜移默化下,不少人被洗脑了。

我军进入北京城后,李克夫妇依旧不收敛自己的行为,继续源源不断给美国使馆提供情报,他本人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危险。

一直到1950年6月的朝鲜战争爆发后,局势变得紧张起来,那年美国使馆从北京撤出,与李克接头的是英国使馆的情报联络员。

面对局势的变化,李克夫妇想离开中国,但最终还是选择留了下来,他们认为中国和美国似乎还没有达到爆发全面战争的地步,所以还值得设法留下去。

可事情的发展并不像李克夫妇想象的那样,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志愿军出兵朝鲜,跨过了鸭绿江,他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李克夫妇明白,如果中国军队参战的话,自己的处境会非常危险,如果被抓肯定不是拘留遣返的问题,而是被当作战时间谍……

想到这里,李克夫妇安慰自己,认为事情不会变得那么糟糕。

这么想就太小看我国的公安部门了,他们早就发现李克夫妇的行动很反常,初步认定是美国派来的间谍。

当然,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如果贸然抓捕李克夫妇两名来中国的美国学者,那可是一件大事,所以公安部不能鲁莽行事,必须获取一些确凿的证据。

英若诚接下重任,美国间谍夫妇被抓

英若诚是北京人,家庭条件很好,有在英国的剑桥大学留学的经历,回国后又考入了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成了李克夫妇的学生。

公安部门为了挖掘出英若诚夫妇是美国间谍的证据,在他们曾经的学生中物色到了英若诚。

在校期间,英若诚与李克夫妇相处融洽,在校是师生,校外是朋友,在文学艺术方面有许多话题可以聊。

当公安部找到英若诚并且说明来意后,他非常惊讶,自己的老师怎么可能是美国方面的间谍呢?

缓过神后,英若诚仔细想想李克夫妇是言行,还真有一些古怪,作为一个中国人,他选择配合协助公安部门调查。

间谍可不会把间谍儿子挂在自己脸上等别人来抓,想要收集有关于李克夫妇是间谍的证据还是很有难度的,执行这项任务的英若诚当年才刚从清华大学毕业,年仅22岁,他的压力同样很大。

思前想后,英若诚决定还是利用自己的身份,学习李克夫妇,宴请大学师生,广交朋友,特别是与李克走得近的师生,与他们接触。

英若诚不差钱,能出国留学,请客吃吃饭没什么压力。在请客聊天的过程中,英若诚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大致掌握了一些能证明李克夫妇身份的相关证据。

1951年7月,公安机关决定收网,在英若诚的大力帮助下,搜集齐了李克夫妇是美国间谍的主要证据。

起初,李克夫妇百般抵赖,一直强调自己是美国来华的学者,这么对待他是不对的,甚至还要向公安部门发出抗议,要求赔礼道歉,恢复名誉。

没有证据是不会乱抓人的,尤其还是像李克夫妇那样身份敏感的美国人,搞不好会是一起外交事件,因此在行动中非常小心谨慎。

审讯过程中,李克漏洞百出,对公安机关的许多证据又无法作出合理解释,在人赃俱获的情况下,只能低下了头,承认自己是美国来华的间谍。

一天晚上,李克或许觉得自己必死无疑,他吞下了某种东西,不一会儿就口吐白沫,昏死了过去。

好在工作人员发现及时,迅速将奄奄一息的李克送往医院抢救,成功救活了他的性命。

最后,李克夫妇交代了自己来到中国的目的,他们的身份是美国间谍,这一起案子在英若诚的帮助下,圆满侦破。

由于李克夫妇反对我国人民,从事罪恶的间谍活动,势必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分别判处有期徒刑6年和4年6个月。

最终,鉴于李克夫妇能够在服刑期间坦白从宽,获得宽大处理,于1955年被我国提前释放,驱逐出境。

李克夫妇在中国生活了7年,其中4年在监狱里度过,他们回到美国后,对自己曾经答应潜伏中国当间谍的事情非常后悔。

当美国记者采访李克夫妇时,希望他们能够说一些对中国不利的话,没想到李克不仅承认自己是间谍,而且还深深忏悔过去,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错误的,令美国记者非常失望。

多年以后,李克夫妇写了一本名为《两个美国间谍的自述》,讲述了夫妻二人在中国的经历,用于回忆在中国经历的一切。

数十年过去了,李克夫妇对中国没有了敌意,他们的身份也不再是间谍,而是为中美友好奔走。

再次见到英若诚,李克夫妇并没有将他视为仇敌,双方一笑泯恩仇,事情过去了就让他过去了!

结语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国际社会错综复杂,对于外来人员,我们既要友好欢迎,又要防患于未然,保持警惕,不让坏人有机可乘。

外面的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内部出现敌人,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是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需要对师生进行爱国教育,这样国家的努力和付出不会白费,不会被外来人员所利用。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我们要向英若诚老前辈学习,22岁就能协助国家破获大案,非常了不起!

参考资料:《两个美国间谍的自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