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出自于哪个典故(东山再起典故人物)

橘子网 284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成语都有历史典故,东山再起的典故,出自于《晋书·谢安传》,说的是谢安辞官归隐东山后,又出山做官的事。

东山再起出自于哪个典故(东山再起典故人物)

(谢安雕像)

东晋名士中,谢安不论出身、相貌还是才学,都是名士中倍受追捧的偶像级人物。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谢家是东晋时期最有名望的门阀望族,谢安妥妥就是名门贵公子。

和二,谢安极有才学,在文学和书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诣。

第三,谢安生的清朗俊逸,是个清雅旷达,不愿追求高官厚禄的人。

总之,谢安是个很完美的男人,是大家的偶像。据说,他因为鼻炎,在清谈或吟诗时,鼻音较重。士人争相模仿,故意捂着鼻子吟诗,以模仿他的声音。

红极一时的谢安,不光在士人中倍受追捧,在达官贵人中也享有很高的声誉。所以他年轻时,便被朝廷征召为官。

朝中有人妒忌谢安的才学,屡屡在皇帝面前进谗言。

昏庸的皇帝信以为真,所以一会儿提拔他,一会儿又贬谪他。

谢安不屑与小人为伍,也看不上皇帝给他的官职,干脆辞官归隐在会稽东山。

但东晋皇室想要巩固权力,必须得到门阀世家的支持。再加上谢安名声在外,因此朝廷又数次征召他出仕。

不过,尽管官职一次比一次大,但他都不理不睬,就是不肯应召。

士人见他执意不肯入朝为官,只得长叹:安石(谢安的字)不肯出,将如苍生何?意思是说,谢安不肯出来做官,天下百姓该怎么办呢?

东山再起出自于哪个典故(东山再起典故人物)

(苻坚)

公元383年夏天,前秦苻坚率87万大军攻打东晋。

眼见东晋不能敌,惊慌不已的晋孝武帝和朝臣们,再次想到了谢安。就在大家担心谢安不肯应召时,会稽王司马昱站出来说:安石既能与人同乐,必能与人同忧,这时候征召他,他必定不会拒绝。

于是晋考武帝亲自派人到东山去征召,并封谢安为征讨大都督。

果然,谢安这次没有推托。但当时由于权臣把持朝政,军阀四方割据,东晋已成颓势,所能用的兵力不足8万人。

谢安知道以8万人马,与前秦87万人马相拼,确实很困难。但是,这仗也不能不打。虽说人少,精神很重要。所以,为了鼓舞士气,他不顾众人阻拦,将侄子谢玄派往前线应战。

谢玄率5000精锐部队,夜袭前秦前锋部队帐营。由于秦军毫无准备,同时又走了一个月,有些人困马乏。所以,晋军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取得了胜利。

这一仗,让晋军士气高涨,而前秦军则士气大挫,人心浮动。

东山再起出自于哪个典故(东山再起典故人物)

(淝水之战)

​随后,旷古烁今的淝水大战展开。

当时,秦军紧逼淝水西岸,晋军根本无法渡河上岸。

谢玄用谢安的主意,派使者见秦军大将苻融,请求秦军后退数里,好让晋军上岸,再决一胜负。

苻融认为不妥,但前秦皇帝苻坚却认为,所谓半渡而击之,正好趁晋军渡河的时候,迅速剿灭他们,于是同意了谢玄的主意。

然而,秦军本就士气低迷,在尚不明情况下大家便被命向后撤退,后方的秦军以为战败,立刻乱了阵脚。

就在此时,早已混入前秦军队中的晋军将领朱序,在前秦军中高喊:秦军败矣!秦军败矣!前面的将士都相信了,立刻四散而逃。

就在秦军阵势失控时,晋军已经迅速渡过河,杀入混乱的秦军阵营中,很快便杀了大将苻融。

没有将领,秦军愈发混乱。苻坚眼看大势已去,只得负伤狼狈逃走。

捷报传来后,东晋朝野一片欢呼。而以计谋救下东晋的谢安,也被朝廷封为宰相,位居三公之上。

由于谢安是做官后,辞归东山,然后再次出仕成就了大事业。因此,人们便把归隐后又出任重职的人,或者失势又重新得掌重权的人,称为东山再起。

至于南山、西山、北山,与之相关的成语是寿比南山日薄西山北山愚公,都与这事不搭界,也就不能再起了。

(参考史料:《晋书·谢安传》)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