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定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长期以来居住于今东北松花江南北和黑龙江一带。早在11世纪时,女真族的完颜部即从东北迁入到黄河流域,建立了金朝,而另一些部族直到明代仍留居东北。
(一)女真部族是在同汉族文化交往中发展起来的
明代女真族分为建州、海西、野人(也称东海)三部。
他们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野人女真比较落后,明时仍处于原始氏族社会阶段,过着逐水草而居的射猎生活;建州、海西女真比较进化,明初除狩猎、游牧外,还从事农耕,已从氏族社会末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
建州女真是满族的正系。
元末明初,他们不堪野人女真的袭扰,向南迁徙。大约在洪武年间,他们在绥芬河流域的凤州地区定居下来。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在此设立建州卫。永乐十年 ,明朝又设建州左卫,治所亦在凤州,以女真斡朵怜部酋长猛哥帖木儿为指挥使。
猛哥帖木儿就是后来清朝皇室的祖先。
正统七年(1442年),明朝又于今吉林省海龙三土河一带设建州右卫,封猛哥帖木儿之弟凡察为指挥使。永乐以来,建州女真各部经过几次迁徙,到正统年间,在苏子河和婆猪江流域定居下来。
海西女真原住在松花江中下游两岸及牡丹江流域,同建州女真一样,由于受到野人女真和蒙古骑兵的袭扰,不断南迁。
到嘉靖年间,根据他们迁徙的地点,形成了叶赫、辉发、哈达和乌拉四部,称为海西四部或称扈伦四部。
叶赫部因其居于开原东北叶赫河而得名,又因其靠近明设的马市北关,因此明人也称其为北关。辉发部因住辉发河(灰扒江)而得名。哈达部居住在小清河流域,小清河又称哈达河,因以为名,又因其靠近广顺关,明人也称其为南关。乌拉部因居住于乌拉河流域而得名,治所在乌拉城(在今吉林市北)。
建州和海西二部先后于正统、嘉靖年间定居下来。建州三卫分布在抚顺关以东,海西女真散居于开原以北。他们居住的地域紧靠近辽东,便于和明朝交往,吸取较高的文化。明朝政府为了同女真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在东北开设马市。
到万历年间,已开设的马市计有广宁(今辽宁北镇)、开原(在今辽宁开原东北)、广顺关(一名南关,在今开原东)、镇北关(一名北关,在今开原东北)、抚顺(在今辽宁抚顺北)、清河(在今辽宁开原西南)、叆阳(在今辽宁宽甸西北)、宽甸(今属辽宁)等多处。
通过马市的开设和贸易活动的开展,女真人不仅用土特产品换取了明朝的人批铁器、耕牛、农具、布帛、粮食等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还学到了汉族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吸取了汉族文化的勤劳的女真族迅速发展起来。
当然这种发展是不平衡的,东海女真依然比较落后。建州和海西女真已经以农业为主,而且在万历年间就有粮食输入辽东。手工业也有了发展,使用鼓风炉冶铁,农具和箭镞都可以自己制造。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内部和对外的商品交换也有了发展。
这时女真族已进入了奴隶社会,形成了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阶级。随着社会的发展,奴隶主们的贪欲越来越大。女真族内部相互争斗,也掠夺汉人作奴隶。女真人的逐渐强大,构成了对明朝在辽东统治的严重威胁。
(二)努尔哈赤:汉化与崛起
万历年间,建州左卫出了一位杰出人物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1559~1626)是建州左卫都指挥使猛哥帖木儿的六世孙,姓爱新觉罗氏。爱新觉罗家族自猛哥帖木儿于永乐三年(1405年)被为建州卫都指挥使之后,历代担任指挥、都督等职,是一个很有势力的家族。但到了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时家道中落。
努尔哈赤10岁丧母,从小就独自谋生,与汉人有广泛接触,了解了汉族的社会经济情况,受到了汉族文化的熏陶。懂汉语,识汉字,曾在李成梁的麾下当兵。离开李成梁处后,依然过着较为艰苦的生活辗转各地谋生,有时也听从明朝的调遣,出征参战。这种生活磨炼了努尔哈赤,使他成了足智多谋,武艺超群的人物。
万历十一年(1583年),辽东总兵官李成梁在建州苏克苏浒部图伦城主尼堪外兰的引导下,攻击建州王杲的儿子阿台的古勒寨努尔哈赤的祖父觉常安(也写作叫场、觉常刚)在古勒寨攻破后被烧死,父亲塔克世(也写作塔失)被误杀。
(努尔哈赤)
明廷为了报偿其祖父的冤死,授努尔哈赤为都指挥使,还给了他敕书30道,马30四和都督敕书。
这时女真内部无论是建州还是海西都分成各个部族互不相长,矛盾重重。这为努尔哈赤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也必然经历一段艰难的历程,因为明廷任命的各个部族的官员对他并不服气。
努尔哈赤把祖、父之死归咎于尼堪外兰。于是他以祖父遗甲 13 副起兵,攻打尼堪外兰,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从万历十一年至十六年(1583~1588年),首先统一了建州女真五部 ;万历十九年至二十二年(1591~1594年),兼并了长白山三部 ;万历二十九年至四十一年(1601~1613年),又兼并了海西三部 ;万历三十五年至四十四年(1607~1616年),又降服了野人女真一些部族。
至此,经过30余年的征战,努尔哈赤基本完成了女真的统一。
在征战中,努尔哈赤创立了与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军政组织形式——八旗制。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在女真族中早已存在的牛录制的基础上,初建黄、白、红、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又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 ,总兵力达七八万之多。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老城)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从此,大明帝国境内的女真族成为一个统一的新兴的奴隶制国家,并逐步与明廷抗衡。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