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蛊惑刘邦,多次想改立太子,因此吕后非常的痛恨戚夫人,刘邦去世后,更是把她做了人彘。
吕后与戚夫人势同水火,这些刘邦应该是知道的,那么,刘邦为何在病危的时候,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来保护戚夫人?哪怕下一道诏书保证戚夫人和刘如意,而不是只让周昌做刘如意的丞相。
很多人说,刘邦晚年有心无力,又因为吕氏家族势力太大,只有无奈的终老,太子也不得换,大权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吕后手中。
历史上,千年一遇的刘邦,是比较厉害的平民皇帝,这种问题有心无力,应该不会的,说吕家势力大,主要也是吕后的两个哥哥,南征北战立下了大功,可是吕后的家族能有多大?
有没有韩信、彭越、英布这些异姓王功劳大,再比起萧何,曹参,樊哙,周勃这些派系兄弟来如何?就算你吕家功劳和他们一样大,看看刘邦是怎么对付这些人的?自己出马,灭了所有的异性王候,让萧何下狱,他就得乖乖地下狱,哪怕是躺在病榻上,只剩下了一口气,发一句话,统兵二十万大军的樊哙,也要乖乖的束手就擒。
刘邦欲换太子刘盈,大臣周昌,硬着头皮说了几句公道话,大汉皇后竟然要给周昌下跪,各位看明白刘邦是什么样的存在了吧?
刘邦依赖吕氏家族的原因,就是他深深地认为,只有吕氏一族才是值得信赖的自己人,但凡吕氏家族敢于威胁到他,以刘邦的做派,会毫不犹豫的灭了吕氏全族。
刘邦为什么不采取足够的措施保护戚夫人呢?
我想,这是权衡后的结果,刘邦晚年为什么要提出换太子,唱那么大的一出戏,核心只有一个,刘邦要他老刘家的江山,千秋万代不变色。
太子刘盈年轻羸弱,怕他对付不了,如狼似虎的功臣和皇室,这才是刘邦晚年想换太子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没换?那是因为刘邦在反复权衡,观察思考之后得出了最终结论。
刘盈,虽然不是理想的继承人,但也只有传位给刘盈,刘家的江山才能稳定地传下去,外戚,军功,皇 室三足鼎立,相互制约,如果传位给刘如意,首先吕后这一关就没法过,刘邦一走,吕后会马上杀了刘如意,刘邦也是心知肚明,如果传位给刘如意,杀了吕后,功臣和皇室就更靠不住了,况且,刘如意年纪尚小。传位刘盈,起码吕后定会全力地保驾护航,保证这江山不落到外人的手里,原因很简单,吕后就这么一个亲儿子,吕后活着,这江山肯定姓刘。
当然也考虑到,为防止,吕氏家族想做皇帝,刘邦分权给军工集团和在关东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宗室诸侯集团,从而确立深入人心的刘姓皇权的根基。吕家人想当皇帝问问这些人答不答应。
刘邦临终前,杀白马而盟,与功臣,宗室,吕氏共约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候的誓言,白马之盟,无数人认为,光靠誓言来约束,未免小儿科。但这白马之盟恰恰是刘邦身后重要的一环,为什么?
白马之盟明确了大汉帝国的衷心,就是这一句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如果有一天,有异姓人代替了刘家当了皇帝,就可按照法理来,否则就是大逆不道,至此,就有了法律依据,这是遵守太祖高皇帝与天下的约定,从法理和道德的站上了制高点。
再看看西汉末年,无论是绿林还是赤眉,都是刘邦家族的血脉,东汉末年,流露街头买草鞋的刘备,借着虚名硬生生的拉起了那么大的一支队伍,没办法,老百姓就认为天下姓刘,这就是人心。
刘邦的有多厉害?一派发难,其余两派会联合起来灭了,他异性谋位天下,可共同击之,无论怎样,保证这江山姓刘就行了。
至于戚夫人,在刘邦的眼里,在刘姓江山千秋万代中,能有多大的分量呢?
她生了个好儿子刘如意,但又没法传位给他,刘邦喜欢她是不假,但是比起自己的江山来,吕后的分量又比她重得多。这就好比是原配帮忙打天下,大权在原配手里,集团也有原配自己的人,那为了集团的未来发展利益,你能把大权给一个没有能力,只能陪你春花雪夜的年轻小三么?
所以啊,刘邦怎么会不知道,戚夫人和刘如意的结局,当时也会采取一些尽可能的措施来,保护她们。除此之外,又能怎么办呢?
在这场,为刘氏江山永固死的人太多了,项羽韩信等英雄豪杰,还有那些无数遭战火百姓子弟,乃至后面为刘家保驾护航,几代人的吕氏家族,周勃父子被族灭了,这就是历史。
亲爱的朋友们,关于这篇文章,您怎么看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您的支持是我写文的动力,如果喜欢此种类型的故事,请关注我,下一篇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