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为什么不承认南明(南明崇祯帝皇帝为何没入正史)

橘子网 387

以书之名我认为很多中国人(这里主要说的是汉族人)普遍都有些明朝情节,究其原因,不单单因为明朝是汉族人统治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更是因为明朝有骨气,一如朱棣所留圣旨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所以那时的明朝才让后人津津乐道。

正史为什么不承认南明(南明崇祯帝皇帝为何没入正史)

然而明朝还是灭亡了,在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大军攻入北京的一刻,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自缢身亡,随之,胜利果实又被虎视眈眈的后金(清庭)觊觎,如《南明史》的作者在书中所说,清庭贵族勾结汉族中最反动的官绅地主,利用矛盾坐收渔翁之力,窃取了农民大起义的胜利果实。

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推翻了明朝的封建统治,然而起义军领袖们却没能坐稳自己的江山。

清兵入关,以崇祯皇帝朱由俭为首的在北京的明朝廷宣告覆亡,而南方复兴明朝的战斗帷幕却刚刚拉开。

北方的朝廷虽然灭亡了,但江南的半壁江山还在明朝政府手里。拥立新皇帝,成立新朝廷,南明的历史在弘光、隆武、鲁监国以及永历朝廷的建立下,依次登场。

正史为什么不承认南明(南明崇祯帝皇帝为何没入正史)

皇帝没了可以拥立新皇帝,地盘没了还可以再争回老地盘。既然明朝还有半壁江山在自己人手里。那么与刚刚入关的清兵一争天下又有何妨?

然而,南明的政权表现令人失望,不但没有组织像模像样的抗战队伍御敌,却大搞内斗,偏安一隅,相互消耗,最终草草灭亡。

而历史也没有像对待南宋一样,在正史的编著中给南明一席之地,南明只能作为一个不被承认的政权,尴尬地跻身于明朝与大清帝国的缝隙里。

但仅存于世18年的政权,毕竟也是历史长河里一段抹不去的印迹。那些年,那些地方,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占据地利人和,尚且拥有半个江山的南明政权为何没能成功逆袭?

答案全部都在这部七十多万字的《南明史》中。

这是一部以严谨著称的史学著作,是明清史专家顾城先生十几年潜心研究的成果。书中引用方志237部,引用书目579种。言必有据、无一字无出处、解开了许多历史死结、是一部上乘的历史佳作。

正史为什么不承认南明(南明崇祯帝皇帝为何没入正史)

不被正史承认的政权

1644年,清军进驻北京的消息传出,在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以及从北京出逃的官僚,经过一番选潞王朱常淓还是选福王朱由菘的争斗,最终在军阀马士英的操纵下,拥立昏淫的福王朱由菘在南京即位,建元弘光,成立第一个南明小朝廷。

弘光小朝廷在仅存了八个月里做了什么事呢?那就是拿着真金白银绢缎找清庭求和。结果呢,被清庭训斥完不久,清军南下攻破扬州,弘光帝被俘,弘光政权随即灭亡。

之后,南明又出现鲁王、隆武、邵武、永历四个政权,这些政权都没有实现南方的统一,而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相互争斗,偏安一隅,严重分散抵消了抗清力量。

这些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政权,都是由明朝的遗老或军阀割据势力主导,以非正统的皇室宗亲为旗号成立,相互间没有继承关系。南明的几个皇帝实际上都是傀儡,大权操纵在一些官僚和军阀以及阉党手里,只是这些人争权谋利的牺牲品而已。

正史为什么不承认南明(南明崇祯帝皇帝为何没入正史)

南明政权一直处于流动作战模式里,无论是南京的弘光,绍兴的鲁王,福州的隆武,广州的邵武,这些政权存在的时间都极短。

存在时间最长的永历政权也是一个流动政府。1646年,南明桂王朱由榔于广东登基。皇位还没坐热,就传来清兵大兵压境的消息。只能且战且退,放弃广东,到了云南、广西等地。

后来在清军不断的追击下,永历政权在湖南,广西之间来回迁徙,甚至为了方便逃跑,永历帝有时候直接住在船上。无奈在清军的紧紧逼迫下一路落荒而逃,甚至逃到了明朝的附属国缅甸。 不幸的是,在缅甸与清军的勾结下,1662年永历帝被处死。作为一个皇帝,永历帝的命运也着实悲催。

正史为什么不承认南明(南明崇祯帝皇帝为何没入正史)

随着永历帝的去世,南明最后一个政权宣告覆灭。

总之,南明政权不是明朝大一统政权的延续,是几个小政权的统称,南明也没有相对稳定的疆域和首都。这或许就是南明政权不被正史承认的原因。

《南明史》的作者顾城先生以严谨的学术观点出发,摒弃一些野史对部分人物的美化,对南明覆亡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见识通达,文字精炼,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明鉴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是是非非。当然历史也不单单是对过去人类活动和发展的映射和总结,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从历史中可以学习前人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此为读史之关键。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