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是哪三省?从历史看东北三省的盛衰

橘子网 5,324 0

东北三省又称“东三省”,在当代中国,东北三省为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

辽宁 沈阳

沈阳,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沈阳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枢纽城市。中国最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

黑龙江 哈尔滨

哈尔滨,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是东北北部交通、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陆地管辖面积最大、户籍人口居第三位的特大城市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

吉林 长春

长春是吉林省省会、副省级市、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城市,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长春有着深厚的近代城市底蕴,是新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基地和电影制作基地,有“东方底特律”之称。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东北三省的历史故事,从历史看东北三省的盛衰

如果你在北京居住过,应该知道,当我们一路向北的时候,会看见京北昌平、顺义的连绵群山,那里不仅有十三陵,也有不少温泉水库,一直以来都是繁忙的北京人休闲度假的美好去处。

北京北边有两条高速公路,一条朝向东北,一条朝向西北。朝西北的一条高速公路为代号G6的京藏高速,我们以后会说到这条动脉,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它。我们这次说的,是在北京三环东北角太阳宫桥那边的那条朝向东北方向的、通往承德的高速公路——京承高速,这条公路承载着北京东北方向的巨大车流量,每到早晚高峰,几乎成了大型停车场。

东北三省是哪三省?从历史看东北三省的盛衰

一个仅从北京通往承德的高速为啥会如此重要?这条道路的终点承德,到底有着什么意义呢?难道仅仅是个“避暑山庄”吗?

北京北部,巨大的燕山山脉直插大海,只有一条并不宽敞的通路——辽西走廊,通往东北,著名的山海关扼住了这个走廊的大门。

如今的辽西走廊,是京哈线铁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东北进入华北的大动脉。曹操远征乌桓的时候,在如今的山海关吟唱“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反映出了辽西走廊的险要和壮美,不过这条大海与山脉形成的通路,其实一直以来都充满险阻,河流不多、人口稀少,所以在古代开发得并不完善。对于如今的北京、古代的幽州来说,为了经过营州(辽宁朝阳)这个东北重镇,比起走鸟不拉屎的辽西走廊,不如走山路,也就是京承高速经过的路线。

陈胜、吴广被派到渔阳戍边,这个地方是哪里呢?就是京承高速所要经过的重要地区——北京密云。在密云的边界上,有一个古代重镇——古北口。

只要越过燕山的山口,就可以到达京承高速的终点承德。承德这个小小的城市,是传统意义上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十字路口,在这里,一条大河在这里的山谷中发源,冲入东北方向,成为东北南部最重要的母亲河——辽河。

东北三省是哪三省?从历史看东北三省的盛衰

契丹的龙兴之地,正好是辽河流域的赤峰、通辽一带。辽河流域是东北南部重要的支柱,也是历史上乌桓、鲜卑慕容部以及契丹的核心区。契丹和乌桓渊源很深,而且他们也终究要与鲜卑的后人重新搭上关系。关于这个事情,我们以后再说。

因此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安插在如今辽宁朝阳(营州)、北京(幽州)的安禄山,主要任务就是防御契丹,而且越做越大。我们也能知道,为什么和契丹渊源颇深的河北三镇,明明并非世袭,却还能长期独立于唐政府之外,进行军政府的“选举”。可以说,河北三镇的存在,为契丹持续输入中原文化并逐渐坐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松花江是东北重镇吉林、哈尔滨、佳木斯的母亲河,这条河在古代曾被称为“粟末河”。松花江和辽河一南一北,以中间的松辽分水岭为界线,分别冲积出辽阔的东北平原。

松花江这条大河除了自己本身以外,还有两条重要的支流,一条是从大兴安岭发源向南流淌的嫩江;另外一条则是发源于长白山的牡丹江,它开山辟岭,成为渔猎民族的天然宝库。

这所有的大江大河,终将流入世界第十大河黑龙江之中。很多人不知道,黑龙江不仅是世界第十大河,流域面积更远远大于黄河。

那么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生活着什么族群呢?

千万不要小瞧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这之后的历史,就是由这帮人谱写的。

东北三省是哪三省?从历史看东北三省的盛衰

鞑靼-室韦民族和那个给中国带来巨大政局变动的鲜卑渊源极深,或者可以说,这群人本身就是留在塞北的鲜卑人。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甚至认为,“室韦”不过是“鲜卑”的同名异译。

我们应该还记得,前面说的那个被突厥干掉的柔然,本身就是一个以鲜卑人为核心的政权,而在突厥人的世界里,它们对外族人有一个非常神奇的称呼——鞑靼,所以现在一般认为,鞑靼、室韦本为使用同一语言的亲族部落,而鞑靼更多是游牧于大兴安岭以西的柔然残部,而室韦则更多是徘徊于山岭草原林木之间的放羊汉子。

在黑龙江下游、松花江流域生活的是靺鞨人。有一种说法是,“靺鞨”是“林中百姓”的含义,顾名思义,他们是生活在森林、河道之中、过着渔猎生活的兄弟。大家应该都听过《乌苏里船歌》,反映的是靺鞨民族的生活。

我说“靺鞨”这个名字,大家可能觉得看着有些别扭,但如果我说他们以后的另一个名字“女真”的话,应该就不陌生了,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靺鞨和室韦一样,分为很多部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生活在黑龙江下游的“黑水部”,以及生活在长白山一带的“白山部”。我们经常听说东北是“白山黑水之间”,其实就是源于此。不过,黑水部天高皇帝远,白山部生活在大山之中,文化水平自然十分有限,但战斗力的确是挺强的。

除此之外,还有粟末部。粟末部生活在松花江畔,比起白山黑水的那两位,要文明很多,他们中间的大部分曾臣服于高句丽。比起那些打渔打猎的兄弟,粟末部在冰天雪地的哈尔滨,已经有了一定农耕基础,甚至很可能也受到了中原汉地的文化影响。

除了白山、黑水、粟末这三大部分,靺鞨部落中还有伯咄、安车骨、拂涅三部,它们基本都生活在白山和粟末两部中间(松花江上游以及牡丹江流域),势力并不是很大。

东北三省是哪三省?从历史看东北三省的盛衰

高句丽被唐朝灭掉之后,为了收编同化这群好战的粟末靺鞨人,唐政府把他们大量迁入营州,也就是辽宁朝阳。这其中有一个叫做乞乞仲象的粟末靺鞨人,一脸迷茫地从黑龙江老家到了辽宁。

这之后的事情,我们之前也讲了。契丹本已归附唐朝,还改了李姓,没想到在武则天在位的时候,他们的老大李尽忠和大舅哥孙万荣造反,攻入了营州城,武则天恨得牙痒痒,给他们改名“李尽灭”“孙万斩”。可能是让武则天咒的,这位李尽灭不久之后就病逝了。在狄仁杰的担保下,契丹贵族李楷固投奔武则天,契丹才重新归顺。

没想到契丹归顺了,那个靺鞨人乞乞仲象却造反了。他带领粟末靺鞨人另起炉灶,打算反抗唐朝。武则天屡次招安不成,最后只能派李楷固前去追剿。不久之后,乞乞仲象病死,他儿子大祚荣子承父业,继续对抗李楷固,他统合靺鞨白山部以及那三个名字很别扭的伯咄、安车骨、拂涅部建立起了靺鞨人的部落联盟,真正落实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能敌”的方针,大败这位契丹将军,随后便称王了,建立了一个属于靺鞨人的国家——震国。

不过面对随后的盛唐,震国知道胳膊扭不过大腿,自然也就表面上归顺了唐朝。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渤海国和盛唐关系非常融洽,它大量学习唐朝的先进经验和文化,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政治制度、建筑工艺、佛教文化体系,就连中原王朝的记载中,都称呼这个王朝为“海东盛国”。

那么我们也知道,自从安史之乱唐朝衰败之后,海东盛国也就和唐朝彻底闹掰了,它和隔壁的契丹共同成为东北并存的两个强权,也给了唐朝节度使存在的理由。

已经萎缩为纯中原国家的唐朝,再也不是那个一呼百应的大哥了。不仅如此,朝廷内部的党争、宦官的专权,甚至宦官和节度使一起搞的专权,更是让唐朝的部分皇帝伤透了脑筋,最后终于走上了末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