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为什么停播了(为何从长视频变短音频)

橘子网 4,642

不知为何,罗胖选择在3月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上线最后一期《罗辑思维》并召开媒体沟通会,宣布他最招牌的《罗辑思维》视频脱口秀正式停播。但这并不意味着《罗辑思维》作为一个自媒体品牌和产品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发生了三个巨大转型。

一是节目时长从过去每周一集,每集45-60分钟,变为每周五集(周一到周五),每集不超过8分钟。

二是节目载体从过去的视频为主,顺带音频,变为单音频。

三是节目播出平台从过去的优酷、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多平台变为“得到”App。

大概扫了眼网上的评论,天哪,炸锅了……一片口诛笔伐,怨声载道,最客气的评价也是说我表示很震精,很遗憾,过去每周末看《罗辑思维》已成为生活中的习惯,这个消息就好像说已陪伴自己4年的恋人突然有一天跑了。

罗辑思维为什么停播了(为何从长视频变短音频)

最难以接受的是这男人当年向你求爱时还信誓旦旦地承诺我会陪你20年不离不弃……

老荔枝对罗胖肯定不陌生。因为我经常在文里提到罗胖的新锐观点,也从不讳言是罗胖给了我创业的灵感和勇气,无论我对他的学术观点、私德人品还是商业理念是否认同,光这一点,都足以让我一辈子对他心怀感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他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

作为追了4年《罗辑思维》的铁粉,也作为自媒体行业的后生晚辈,我想说下我的看法。

1、《罗辑思维》为何要收费?

2012—2014

故事还得从2012年12月《罗辑思维》诞生说起。

横空出世的《罗辑思维》在信马由缰,特立独行一年半后,2014年5月,台前表演的罗胖和幕后操刀的申音这对黄金搭档由于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产生分歧而和平分手。申音拿钱走人,罗胖重新注册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很会折腾的“脱不花”李天田担任CEO,随后《罗辑思维》向着各种折腾一路狂奔。

罗辑思维为什么停播了(为何从长视频变短音频)

所谓折腾,就是探索各种可能的商业路径,说白了,就是想各种法子,既让自己活得有尊严,受粉丝爱戴,又能赚到钱。

而媒体的商业变现道路无非两条:广告和卖货

前者是你让广告主掏钱,广告主再向你的受众要钱。后者是你直接向受众要钱。

比如报社既靠刊登广告赚钱,也靠读者订阅报纸赚钱。但在过去百年工业社会中,传统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广告,读者买报花的那几个小钱可能连采编工资、纸张印刷和邮递成本都覆盖不了。

但反过来说,报社必须把报纸定价在比较低的普罗大众都能接受的水平,比如1、2元一份,才能有足够多的受众愿意买单,你的读者基数足够大,自然广告就能卖个好价钱。

罗辑思维为什么停播了(为何从长视频变短音频)

其中有些报纸选择免费赠送的方式增加潜在受众,卖报收入的损失则通过压缩新闻干货版面,增加广告版面来弥补。

也有些报刊相反,比如财经类和时尚类报刊的定价非常贵,动辄10-20元。因为看财经报刊的大多是有钱的中年男性,他们愿意也有能力为获得更多能帮自己赚钱的财经资讯支付更高的对价;看时尚报刊的大多是姿色姣好的年轻女性,她们愿意为获得更多能帮助自己增强时尚感和性魅力的时尚资讯支付更高的对价,这样她们才更有能力长期俘获有钱男人的心,从而让自己变得更有钱。

但移动互联网时代,铺天盖地的免费资讯摆在受众眼前来不及看,谁还愿意一本正经拿张报纸慢慢翻呢?

更何况还得花钱买。

最开始年轻人不再看纸质报刊,后来中年人也不看了,这两年许多老年人都会玩微信,都会从手机里获得海量免费资讯,纸质报刊受众已全方位坍缩,销量断崖式滑坡,广告断崖式锐减,报社要不转型要不关门。

对比传统媒体,今天的自媒体虽然风光无限,形式多样,但靠广告和卖货生存这一底层商业逻辑没变。

然而罗胖从创业伊始就高举“看不起广告,绝不靠广告为生”的新媒体大旗,所以在探索商业变现的道路上,打一开始就只能走卖货的路子。

最开始卖的是会员这种虚拟服务产品,但很快发现由于会员基数太大太难管理,不但服务体验很难做到让大部分会员都满意,赚不了多少钱却要被骂得半死,更可怕的是把那么一大群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人聚在一起,闹不好要出大乱子,责任都得自己扛,所以后来就故意淡化并最终放弃了。

卖不成会员就开始卖各种实体商品,其中最有名的也是被吐槽到今天的是2014年中秋节卖月饼的梗。但很快发现卖月饼这种事太low,和《罗辑思维》提供高端知识服务的定位差距太远,后来也放弃了。

罗辑思维为什么停播了(为何从长视频变短音频)

2015—2017

2015年,《罗辑思维》似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卖书。

因为《罗辑思维》的节目初心就是读书给你听,对于没时间看书的人,听《罗辑思维》就能学到一本大部头的精华干货,但对于还想进一步了解书中奥妙的人,卖书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由于挟海量粉丝以令出版社,经常能拿到独家版权,所以《罗辑思维》节目里推荐过的书,不但定价明显比市场同类图书高出一截,还不打折,可谁让粉丝忠诚度高,就这样销量也还是杠杠的。

尽管毛利高,销量大,2015年光卖书的销售额就超过1亿,但和《罗辑思维》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相比,卖书这个商业模式的想象空间还是不够大。

尤其在引入风投后,《罗辑思维》团队快速扩张,为了养活团队,更为了对投资人负责,罗胖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因为光靠卖书显然无法满足投资人的胃口。

众所周知,华夏民族并不是一个热爱读书,勤于思考的民族。人类最优秀的民族——犹太民族才是最爱读书的。哪怕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图书定价并不贵,但也还是让许多人觉得不值得买——不就是一叠纸吗?居然卖30元?有没有搞错?

许多土豪花300元吃一顿大餐不觉得贵,花30元买一本书会觉得贵。

更何况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碎片化时代,又有多少人能定下心看书呢?

对罗胖个人而言,卖书能让他活得很滋润,但对投资人和这家公司来说,这该不够。

于是2016年,《罗辑思维》开始折腾更多的花板子。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成功对PAPI酱进行策划炒作。

罗辑思维为什么停播了(为何从长视频变短音频)

年中则对整个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根本性改变——逐渐弱化卖书模式,把《罗辑思维》从单纯的知识型IP转变为知识服务平台的流量入口,全力打造“得到”App。

不仅因为和实体书相比,提供付费知识服务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卖100份和100万份没区别,更重要的是现代人喜欢看书的少,舍得花整块时间看书的更少,而在碎片时间听他喜爱的大神讲解经过咀嚼的知识则是一件很享受也很容易做到的事,愿意为此付费的人,肯定比愿意买书的人多得多。

而到了2017跨年演讲时,罗胖已完全不排斥广告模式,甚至还亲自抽出时间来给金主爸爸们口播广告。

从反复倡导不要被组织绑架的手艺人“随插随拔”U盘化生存理念,到自己组建公司并最终被公司本身和资本绑架。

从创业之初,意气风发,誓言打破旧有商业模式,开拓人类商业新边疆,因而对广告模式不屑一顾,到4年后屁颠屁颠跑去为金主爸爸站台。

罗辑思维为什么停播了(为何从长视频变短音频)

罗胖不得不逐渐对现实妥协。

理解了罗胖这一波三折的4年创业历程,你或许就不会对他决定把自己最花心思也是最有价值却一直免费的《罗辑思维》脱口秀变成付费节目感到意外了。

不管罗胖给出的理由是什么,归根到底还是一句话:没有流量时,用免费策略吸引流量,等流量起来了,再用收费来变现此前的辛苦付出。

从微信支付宝提现收费,到一二线网贷平台集体降息,不都是这个套路吗?

2、《罗辑思维》为何从长视频变短音频?

但上面这段商业模式上的分析只能解释《罗辑思维》为什么要收费,以及为什么只在自己“亲儿子”得到上收费,却不能解释为什么每集45-60分钟的视频脱口秀要变成每集不超过8分钟的音频脱口秀。

“得到”上卖的最好的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已卖了13万份,《罗辑思维》如果也卖199元,卖出20万份+完全没问题。但死忠粉最需要的是你提供45-60分钟的深度知识脱口秀,而不是变成微信上的60秒语音加长版,5-8分钟的日播短音频对粉丝认知升级的帮助真的远不如45-60分钟的长视频。

纵然这么做有商业上的考量,包括满足用户碎片化时间学习的需要,音频对流量的需求远小于视频,方便用户在上下班路上等没有WIFI的环境下学习等。

但作为自媒体创业者同行,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不是这些。

而是罗胖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每周策划并录制一期60分钟深度系统的知识脱口秀的负担。

罗胖自己多次公开说过,就是要用死磕精神或者说自我折磨的方式让用户被自己的真诚和执着感动。这种死磕精神某种角度看也是一种洁癖——不允许自己生产的知识产品有任何瑕疵。

常年坚持每天录制一段60秒语音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因为我自己录过,要保证每次录到60秒丝毫不差,还得语速自然流畅,真的很难。

罗辑思维为什么停播了(为何从长视频变短音频)

更难的是要求60分钟视频只分三段,每段20分钟必须一次性脱稿讲完中间不允许任何误差,稍有BUG就必须整段重录。所以一个小时的成品可能要录7-8个小时。

这还不算前期策划学习采访需要耗费的海量时间。

我最近一直在录制《零起点理财一课通》的付费视频课程,各种原因导致一集课程我可能要录3遍甚至5遍才能最终搞定。相信我,录制视频脱口秀绝不是件轻松的活,因为你需要同时耗费巨大的脑力和体力。

而每天录制5-8分钟的音频则容易得多,因为可以很方便的后期剪辑加工。

去年年中罗胖在长达两个月时间里不断请各路大咖代班出镜,纵然有为“得到”专栏引流的商业目的,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罗胖自己说的,中年得女,还是双胞胎,自己创业3年半亏欠家人太多太多,所以不得不狠心暂别工作,陪伴家人一段时间。

到去年12月,罗胖又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请他人代班,而且这两次代班出现的都很唐突,明显不是事先的策划,完全是迫于无奈。

而去年年底最后一期节目《一个长达30分钟的道歉和招聘》里面,罗胖血色很差,一边咳嗽一边说,我真是因为身体抱恙才被迫停更,实在抱歉。

3月8日最后一期《这一代人的学习》中,罗胖居然没有死磕要求一镜到底,双机位的切换实际上起到了让讲述者中间休息和遮掩NG的效果。这只能说明,对于自己制定的死磕标准,罗胖已经力不从心了。

罗辑思维为什么停播了(为何从长视频变短音频)

没错,连续4年的疯狂创业让这位40多岁的大叔透支了太多的健康,也让他对家人亏欠太多。

这期节目对我触动很大,因为当时我的身体也给我发出了强烈警报,告诉我真的太拼了,同时力嫂对我的不满也达到了极限,这才有了后来那篇《给力嫂的一封信》,以及过年后正式启动的健身计划。

我常说,这个时代一穷二白的年轻屌丝想快速逆袭靠打工没有太大希望,哪怕你在BAT工作,想两三年内买得起北上深的房子也难于上青天。靠理财也希望不大,手里只有5万本金,就算一年逆天赚20%也才1万,杯水车薪,如果你想一年靠理财赚100%甚至500%,那就等着爆仓或被骗吧。

所以唯一能让你快速逆袭的就是创业成功。

但创业是条不归路,一旦上了这条贼船,就意味着把自己的后路堵死了。一旦失败你将一无所有,从头再来,比安心打工的同龄人更惨,哪怕小有成绩也绝不敢丝毫放松,因为竞争激烈,不进则退,所以成功的创业者都嫁给了工作。

最讽刺的案例无疑是去年10月,医疗O2O先行者,“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不幸猝死,年仅42岁。

罗辑思维为什么停播了(为何从长视频变短音频)

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得到什么总得付出对应的代价。你想要得到的越多,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至于你是否愿意为了得到A而付出B,则取决于你的价值观。

今后看不到60分钟的《罗辑思维》脱口秀纵然也让我有点失望,就像去年看完最后一期《晓松奇谈》时的感受一样,但天下本就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也不认同“年轻时用命换钱,年老时用钱换命”的价值观,更何况这些大叔都已不再年轻,健康理应排在第一位。

耶稣说:“人若赚到了全世界,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灵魂),又有什么卵用呢?

“得到”是尚未真正到来的知识付费时代的拓荒者,的确在开拓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商业文明的新边疆,衷心祝福得到,也祝福喜马拉雅、分答、知乎等所有在这条道路上的探路者们!

但愿罗胖能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尽量多抽出点时间给自己,给家人,尤其给两个女儿。我们这代人不出意外活到100岁的概率非常大,但如果工作太拼,可能连50岁都活不过。

同样的祝愿,也送给所有荔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