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很老了;她的脸上有许多皱纹,她的头发很白。不过她的那对眼睛亮得象两颗星星,甚至比星星还要美丽。它们看起来是非常温和和可爱的。她还能讲许多好听的故事。她穿着一件花长袍。这是用一种厚绸子做的;长袍发出沙沙的声音。
祖母知道许多事情,因为她在爸爸和妈妈没有生下来以前早就活着——这是毫无疑问的!祖母有一本《赞美诗集》,上面有一个大银扣子,可以把它锁住,她常常读这本书。书里夹着一朵玫瑰花;它已经压得很平、很干了。它并不象她玻璃瓶里的玫瑰那样美丽,但是只有对这朵花她才露出她最温柔的微笑,她的眼里甚至还流出泪来。
我不知道,为什么祖母要这样看着夹在一本旧书里的一朵枯萎了的玫瑰花。你知道吗?
每次祖母的眼泪滴到这朵花上的时候,它的颜色就立刻又变得鲜艳起来。这朵玫瑰张开了,于是整个房间就充满了香气。四面的墙都向下陷落,好象它们只不过是一层烟雾似的。她的周围出现了一片美丽的绿树林;阳光从树叶中间渗进来。这时祖母——嗯,她又变得年轻起来。
她是一个美丽的小姑娘,长着一头金黄色的鬈发,红红的圆脸庞,又好看,又秀气,任何玫瑰都没有她这样鲜艳。而她的那对眼睛,那对温柔的、纯洁的眼睛,永远是那样温柔和纯洁。在她旁边坐着一个男子,那么健康,那么好看。他送给她一朵玫瑰花,她微笑起来——祖母现在可不能露出那样的微笑了!
是的,她微笑了。可是他已经不在了,许多思想,许多形象在她面前浮过去了。那个美貌的年轻人现在不在了,只有那朵玫瑰花还躺在《赞美诗集》里。
祖母——是的,她现在是一个老太婆,仍然坐在那儿——望着那朵躺在书里的、枯萎了的玫瑰花。
现在祖母也死了。她曾经坐在她的靠椅上,讲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
“现在讲完了,”她说,“我也倦了;让我睡一会儿吧。”于是她把头向后靠着,吸了一口气。于是她慢慢地静下来,她的脸上现出幸福和安静的表情,好象阳光照在她的脸上。于是人们就说她死了。
她被装进一具黑棺材里。她躺在那儿,全身裹了几层白布。她是那么美丽,虽然她的眼睛是闭着的。她所有的皱纹都没有了,她的嘴上浮出一个微笑。她的头发是那么银白,是那么庄严。望着这个死人,你一点也不会害怕——这位温柔、 和善的老祖母。《赞美诗集》放在她的头下,因为这是她的遗嘱。那朵玫瑰花仍然躺在这本旧书里面。人们就这样把祖母葬了。
在教堂墙边的一座坟上,人们种了一棵玫瑰花。它开满了花朵。夜莺在花上唱着歌。教堂里的风琴奏出最优美的圣诗——放在死者头下的那本诗集里的圣诗。
月光照在这坟上,但是死者却不在那儿。即使在深夜,每个孩子都可以安全地走到那儿,在墓地墙边摘下一朵玫瑰花。一个死了的人比我们活着的人知道的东西多。死者知道,如果我们看到他们出现,我们该会起多大的恐怖。死者比我们大家都好,因此他们就不再出现了。棺材上堆满了土,棺材里面塞满了土。
《赞美诗集》和它的书页也成了土,那朵充满了回忆的玫瑰花也成了土。不过在这土上面,新的玫瑰又开出了花,夜莺在那上面唱歌,风琴奏出音乐,于是人们就想起了那位有一对温和的、永远年轻的大眼睛的老祖母。眼睛是永远不会死的!我们的眼睛将会看到祖母,年轻美丽的祖母,象她第一次吻着那朵鲜红的、现在躺在坟里变成了土的玫瑰花的祖母。
前段时间我妻子告诉我,我三岁的儿子听说他妈妈总有一天会老,会死去,他就抱着他妈妈,说:“我不要你变老,你就永远这样子。”
孩子的话是人生真实的反应,他们敢直言不讳地说出来,但是成年人却总是隐藏着自己内心的情感。关于变老,关于死亡,孩子跟成年人的反应都一样,谁愿意变老,谁愿意死亡?
直到有一天听到泰戈尔《飞鸟集》第82首诗篇说: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顿时,死亡在我眼中也成了美丽的一道风景。
安徒生的这篇《祖母》正好可以用泰戈尔的这句诗来解读。和蔼可亲的老祖母,尽管死了,但是她死得那么安详,那么平静,仿佛回家一般。
人活着绝对不是单靠物质,更多的是精神。正如童话中提到的,老祖母虽然死了,但是她生前的音容笑貌,她生前的善行,以及她生前因对上帝的爱所表现出来的温柔还在影响着后来人。她生前的谆谆教诲依然还在跟后来人交流着,在告诫人们行走在真理之中。
我们能活出什么样子呢?
在我的老家,每年正月十五的时候我们都会给那些死去的老祖宗们放鞭炮挂灯,那些已经长了杂草的坟墓,那些已经风化破旧的墓碑似乎有着很多的故事。但是那些故事都埋在了坟墓里,再没有人想起躺在这里面的人是谁。
有的人死了,他不再被人纪念,不再与后人交流。有的人死了,但是他的善行,他生在夏花季节的灿烂生命依旧影响着后代,激励着后人。他的言行,他的思想著作依旧在跟后世子孙交流着。
而他静静地躺在墓里,他的灵魂却早已同上帝同在。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愿我们有生之年都能够像夏花一样灿烂开放,愿我们的晚年安安静静,像静谧的秋叶一样落叶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