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注明此文转自《北京文学》二〇〇二年第四期,现将相关文字引用如下:
二〇〇四年,笔者检索到两个网页出现了这句话,分别是二〇〇四年十一月十二日小鱼的微博所转发“画家蓝蝶”的微博(这条腾讯微博实际上发自2015年5月23日,但百度检索时发生了错误将时间标为2004年,因此网页检索还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但此微博却把这句话冠在了莫言的头上——
实际上却是,邹进翻译的《什么是教育》中,并没有这句话。而在二〇〇五年四月二十五日的一个网页《湖北: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侧记》中还出现了这句话的一个变形版本——
总之,这句话大量传播并被普遍误传为雅斯贝尔斯所说,起源在于二〇〇五年的一个网页,一直流行至今。
传播是多么容易以讹传讹,多么容易张冠李戴!
但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比喻句并不多。大哲雅斯贝尔斯更多的是通过理性分析,层层推进去讲述他所理解的教育。有些时候,比喻是一种灵感的迸发,会对思维产生奇妙的催化作用;但有些时候,比喻也是一种思维的偷懒,让人沉醉于句子本身的漂亮而忘记了去追寻更为本质的东西。而雅斯贝尔斯绝不是一个思维偷懒的人。
当然,比喻本来就是语言的常态,有学者统计英语中70%的表达方式是比喻性的。美国学者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也说,“譬喻是想象力的理性事件,容许通过一类经验去理解另一类经验”,“新譬喻能创造新理解,并且因此而创造新真实”(《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6年版,339页)。也有很多哲学家对比喻持有消极的看法,柏拉图、霍布斯、洛克、派克(Samuel Parker)皆不认为比喻有助于认识真理,比如派克认为,“所有仅以譬喻术语表述的哲学理论,都不是真的真理,而是想象力的产品……它们放肆而华美的奇异思想爬上理性之床,不仅以低级而非法的交合亵渎了理性之床,还使心中充满幻象幻影,替代了真概念以及对事物的关注。”(同上书,287页)派克此段文字写于十七世纪,主要是反对伊丽莎白女王时期的华丽文风,然而反讽的是,派克此段文字却也是比喻性质的。
暂不论“树”、“云”、“灵魂”这三个比喻所阐述的教育意涵是否接近真理。在《什么是教育》一书的首章,雅斯贝尔斯就说出了他心中教育的定义:“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此处原文为顿号,疑为编校错误——笔者注)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页)
其德文原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