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在观察几方力量的发展。
(1)国家
一、中美贸易战
中国在未来十五年内成为全球GDP第一,我对此抱有极大信心。
所以中美贸易战,是不可能停止的。所以说,未来十五年内,我们都仍然活在中美贸易战之中。
中国会在每个行业出现和美国500强对标的公司,虽然不能针锋相对,但是已经有一定体量。所以大家想看中国还有什么空缺机会,只要对比美国500强和中国500强,找空缺点就好。美国能做的,中国都会做,而且规模比规模更大、成本和售价更低、质量中等或中上,还比不上美国。
中国会不会长时间保持GDP第一?这个很难。中国保持GDP第一的核心是规模,不是源创新。中国取得完全球GDP第一之后,可能若干年后和日本一样。所以我老在阅读日美贸易战,以及日美贸易战之后的日本:日本政府在干什么、日本企业发生了什么、日本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日本年轻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老百姓消费者
不过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没有明显提升,随着水涨船高继续走吧。
但想想十年后,1970年的人60岁了。这代人的养老,和他们出生在新中国前后的父母们,肯定是不一样的。
三、中国社会
未来十年内,中国年轻人会变成什么样?
很可能会大前研一描述的M型社会一样,就是平成废柴那样。
(2)中国互联网
我也老在紧密关注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厂商的进化。
他们花了20年时间,从营销时代走到了交易时代,未来十年,他们会走向供应链时代。
(3)中国资本
资本,我关注:募资、上市、并购这三个环节。
私募基金这事国家也屡屡出台了不少政策。
IPO,注册制对于科创板、创业板是确定方向了。但是大闸放水,还是仍然节奏不紧不慢,这点值得持续密切关注。这是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变量。没有上市解套,很多风投资本怎么闭环玩啊?
并购也是一个解套路数。中国的并购发生的并不多,现在资本都以卖给互联网巨头为解套出口,其他实业巨头并购还不多。可能注册制下饺子后,并购这张牌也会推倒。
(4)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蛮被动。出海有东西半球两个大国的中美贸易战,国内还有央企国企、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还有头顶的金融管制、税务管制。
不过中国企业已经从80年代的作坊业态,进化到了工厂业态,进而进化到了公司业态,在2006年之后又进化到了全国性集团业态、多元化集团业态,未来还会进化到跨国一带一路集团业态。
欧美日韩企业过去进化到跨国集团的时候,主要靠资本合资或并购、地面扩张、全球产供销研产业链布局与整合运营。
但中国有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这是新的变量,这是自然面向全球的、24x7营业的。所以中国的一带一路全球化集团,和欧美日韩企业当年很不一样。
中国企业会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一把进化到产业平台业态,并且同时还完成了一带一路集团全球化业务开展。我说过一句话叫:产品平台才被迫需要AI认知计算,AI需要大数据才能成为智能,大数据主要靠SaaS和IoT智能硬件传感器才能积累到。
这是中国企业,未来十年甚至十五年内的发展重心。
这和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走向供应链时代,会形成交集。
(5)中国企业应用软件厂商
中国企业软件依赖中国企业,中国企业依赖中国政府。所以中国企业软件其实比中国企业还要更被动,自己没什么能动性,只能等风来。
一、先说说中国云计算
我过去就说过几个论断:2023-2025这几年
1、市场:央国政军市场大格局被云计算巨头厂商收割完毕
2、格局:三大云巨头超限战也借助收割完毕而打完,排坐坐吃果果基本位置定了
3、技术:云-管-边缘-端这一个链条的技术会成熟了,而且低代码工具会在近3年内成熟,这会促进一批原生于云的公司开始创业。现在搞所谓云服务的,都是在自己电脑或局域网上开发完软件才部署到云上,以后都是在云上直接原生生长的。
毫不怀疑,中国会在系统基础软件方面,借助中国云计算/人工智能发展、中美贸易战冲突,会重新做一遍自己的轮子。
二、通用企业应用软件
但中国的通用企业应用软件,比如Office、互联网通信(IM、视频会议、视频直播、云呼叫中心),肯定会全球化通用。当然,这个竞争仍然会和云计算厂商一样也是一个竟底战、超限战。这些巨头们近五年内是不急着规模性商业变现的。
三、企业业务应用软件
咱们通常老说几个常见的领域业务应用软件:
财税、人力、协同
营销、零售、销售、客服
供应链、生产制造、研发设计
财税?中国的电子商务、企业支付、电子发票、电子合同、电子签名、RPA、银行开放平台、金税三期金税五期/国税地税合并/全国一套国税系统,这些事,会让财税全程自动化越来越成为可能。
协同?刚才我已经说了,这是超限战,而且会出巨头,但不是一般企业应用软件厂商玩的。
人力?我仍然不看好。继续水涨船高走吧。不过出1-3家注册制科创板企业,倒是没有问题。我老说,中国在2023-2025年之间,可能会有30家甚至更多的to B企业应用软件厂商注册制上市。
营销?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能否出海成功,这是关键变量。如果他们出海不成功,他们就只能憋在中国大陆年年拉营收,但他们大多在美国和香港上市,接受的是全球金融分析师的衡量,以及与美股高科技公司的对比。如果他们只能别在中国大陆的话,他们只能成为貔貅,只进不出。
零售,我仍然看好。
以及和零售相连的供应链,我也很看好。这和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未来十年走进供应链时代是吻合的。
生产制造?这个嘛,还得等供应链时代过去了再说。可能继续不温不火地做。未来十年内,还不是他们站在舞台正中央的时代。时代是不能跨越的,饭只能一口口吃。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研发设计?亦同。别看中美在CAD、EDA、BIM、MatLab甚至PS都有冲突,但...,时代不能跨越啊。
也有问,你在未来十年,最看好哪些行业的发展?(意思好像他们不打算搞领域软件竞争,而是准备扎某个行业软件)。我想了想,我最看好的仍然是:消费品、零售、供应链、金融保险、药品与整容、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科技(含芯片半导体、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