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印象中的土匪,都是一帮肆无忌惮的乌合之众,占山为王,四处为祸,见人就抢。而实际上,任何一种组织若想长久存在并持续活动,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土匪也不例外。比如在古代,土匪一般就不会打劫进京赶考的书生,这是为什么呢?
古代土匪主要是哪些人呢?其实大部分还是来源于穷苦百姓。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又基本上是从事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一旦遇上灾荒,便会有大量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
部分灾民为填饱肚子,开始组团打劫过往客商,获取钱财和食物。后来渐渐发展,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农忙季节下山务农,农闲季节上山打劫的情况。土匪慢慢形成了一种职业,并流传下来。
土匪不打劫赶考书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1、行有行规。
在古代,每行都有一些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规矩,土匪也有,抢了就违反了规矩,会招到同行人取笑。土匪的规定中,最著名的便是十不抢:喜车丧车不抢;书生邮差不抢;摆渡的不抢;行医的不抢;耍钱、赌博的不抢;挑八股绳的不抢;车店不抢;僧侣、道人、尼姑不抢;鳏寡孤独的不抢;单身的夜行人不抢。
2、赶考书生穷。
书生千辛万苦去赶考也就为了能够过上好日子,这样的书生身上没有什么值钱的。
3、对文人的尊重。
土匪大都是没读过书的,都觉得读书人非常了不起,所以一般不怎么抢赶考书生。如果哪天山寨进来了一个读书人,那土匪门一定是很高兴尊其为上宾。
4、规避麻烦。
赶考的考生将来也许能做官,抢了的话以后也许有更大的麻烦。所以土匪大部分都不怎么抢入京赶考的书生。
不过也有被抢的考生,比如说那些家境不错的考生,坐着轿子十分张扬的,一看就有钱人家的,土匪心动就会去抢。也有不少考生为了更安全,就结伴而行,或者背着行李,在行李上插了一只黄布做的旗子,上面写有“奉旨赶考”的字样,土匪也给面子,不抢这样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