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将人才分为五大类,你属于哪一类?

橘子网 8,714

曾国藩的《冰鉴》一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的一部传世奇书。曾国藩以一介儒生举兵湘乡,镇压勃然兴起的太平军,挽狂澜于既倒,成大清之柱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知人善任。今天我们将其中曾国藩对人才划分的5个层次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企业领导者选人用人提供相应的参考。

曾国藩将人才分为五大类,你属于哪一类?

曾国藩《冰鉴》原文:

九征皆至,则纯粹之德也。九征有违,则偏杂之材也。三度不同,其德异称。故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为目;兼德之人,更为美号。是故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中庸也者,圣人之目也。具体为微,谓之德行,德行也者,大雅之称也。一至谓之偏材,小雅之质也。

一征谓之依似。依似,乱德之类也。一至一违,谓之间杂。间咱,无恒之人也。无恒、依似,皆风人末流。末流之质,不可胜论,是以略而不概也。

以德行、才能和性情为依据,可将人才分为五个层次:兼德,兼才,偏才,依似,间杂。

兼德,德行纯粹,器识宏深,是德才兼备的完人,集中了“九征”的全部优点,具备仁、义、礼、智、信五种品德,素质平静恬淡,合于“中和”之理,神俊,精睿、筋劲,骨植,声清,色怿,仪正,容直,言平,有光明俊伟圣人帝王之相。这种人德行才能两相辉映,德行的光芒普照天下,是圣人领袖之才。

兼才。像兼德那样完美的理想型人才是罕见的,绝大多数人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具备“九征”中的部分优点,仁义礼智信五德有其二三,这样的人属兼才。兼才在德行才能上都不如兼德那么光明崇高,位次于圣人领袖,是国家器宇的栋梁之才。他们能够辅佐君主,可以安邦定国,经物济世。

与兼德相比,兼才更具备现实性,不是理想化的人物,历代圣人帝王更多具备兼才之性,孔子德行学识隆于天下,但经邦济国的才能稍嫌不足,理论颇丰,实务不足;秦始皇武功才气胸略有余,仁义不足;唐太宗谈不上仁,赵匡胤谈不上义。由此来看,兼德之人更多的意义上是为评判个等人才而定的一个高高在上的标准。

偏才,“九征”得其一二,但很纯粹,某一方面的能力很突出,以才闻名,不以德闻名,可称为小雅之才,胸襟气度都有限,适合做局部性的工作,虽不能治理一个国家,但可以独当一面,管理一个局域,一个部门。

依似,有一征相似,实际上是似是而非,似能非能,有打肿脸充胖子之嫌。好像具备一德一能,实是乱德之辈,难以有所成就。依似之人有很大的欺骗性,甚至有可能伪作“为关,以不能为能”的姿态,造成上级用人不当的错误。赵括长平之战的惨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都是惨痛教训。鉴别依似之人,应特别小心,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进了依似而错过了人才。

陈蕃是东汉名臣(唐代年青诗人王勃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称赞“徐孺下陈蕃之榻”)在任乐安太守时,有一个叫赵宣的人,父母去世已20多年,他不封墓道,住在墓里为父母守孝,成远近闻名的大孝子。有人把他推荐给陈蕃二人见面,谈话间陈蕃问到他的个人情况,发现他在为父母守孝期间生有5个孩子,完全违背了子女在守丧服孝中不得同房的礼俗。陈蕃大怒:“你住在墓里为父母守孝,却在里面生儿育女,欺骗舆论,迷惑百姓,侮辱鬼神。”于是将这个假孝子治罪。赵宣就是那种“乱德”的依似之人。

间杂,心无定性、随风倒的人。这类人反复无常,左右摇摆,胸无定见,动如风中之草,没有恒常的情操,排不进人才的行列。

君子之德像风,小人随风而倒,无恒手之气。所谓三度之才,即兼德、兼才、偏才,而不论依似、间杂两类。

五种人才的分类:

兼德 中庸之质,圣人帝王

兼才 德才兼备,栋梁之才

偏才 一至之能,局部之才

依似 一征形似,乱德之类

间杂 反复无常,无恒小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分享